1.幼儿园的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幼儿从小就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成长,给予幼儿自由发展的权利,使他们在心理和情感方面都不受外来权威的管束和压制,这样才有利于幼儿建立一个健全的人格品质,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2.新大纲提出: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认真、独立完成任务。因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充分保证幼儿每天有足够的自主游戏的时间(不少于1.5小时),提供开展自主游戏的必要条件,鼓励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的体验,重视研究自主游戏中幼儿生成性学习的特点,潜移默化地隐藏地给孩子适当指导,强化自主游戏的教育价值。

3.在幼儿自主游戏中重视幼儿的社会学习。幼儿的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而游戏特别是象征性游戏(角色游戏)――学前期最典型最特殊的游戏,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在象征性游戏中重视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要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与支持,重视人际活动的教育价值。

4.在幼儿园其他教育活动中,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这―特点,注意活动的趣味性、活动性,尽可能使幼儿获得游戏性的体验,寓教于游戏之中。

5.幼儿园的空间、没施、活动材料与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引发和支持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幼儿在游戏中与游戏环境的相反作用。幼儿园游戏也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家庭和社区教育的资源去充实丰富幼儿园的游戏,加强幼儿园游戏的教育作用。

三、实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对教师提出的新挑战

在幼儿园的游戏中,幼儿才是游戏的真正主人,游戏的主动权应由教师转向幼儿。幼儿的这些游戏权利是否能真正得到,关键在于教师的态度和组织管理。这使已习惯于容易操作的学科课程和灌输式的教学的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他们对儿童的自主活动不熟悉也无把握,还不善于关注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地察觉幼儿的需要,及时以适当方式应答。而游戏作为基本活动对教师提出丁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新要求。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指导游戏的水平。

教师应具有如下指导游戏的技能:

1.掌握制定游戏计划、观察分析游戏行为和游戏水平的方法。幼儿园的游戏是教育活动,因此应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进行。本质上游戏的主体性与教育的计划性并无矛盾。游戏的计划是指教师根据对每个幼儿达到目标的了解、又是幼儿发展需要的掌握而提出帮助幼儿实现游戏愿望的顺序和方法,从而保证游戏自主地开展。这种计划并不是现场执行的计划,而是置于头脑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指导的参考计划。而计划来源于观察,来源于分析和对孩子的研究。在计划中特别要关注和尊重个别差异,努力使每个幼儿都得到满足。

2.教师要有将幼儿的需求、教育的要求体现在游戏环境的创设之中的能力。玩具和材料对孩子来说是玩伴,是凸现游戏的目标的重要工具。但对教育者来说它是教科书、是教具。游戏的内容选择、玩具材料要尽可能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并是他们感兴趣的和有趣的。这些材料的内容、操作方式既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游戏材料要能引发幼儿游戏的动机和兴趣,引起他们动脑动手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对玩具材料本身的研究仍是我们贯彻新大纲的重要课题。

3.孩子们永远欢迎教师以玩伴身份参加他们的游戏,在游戏中和他们处于平等的地位。要警惕那种以教育者、指挥者、主导者自居的思想和做法。调查研究证明教师对游戏控制与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并不成正比。当教师成为游戏的主导者时,孩子的游戏行为往往被迫中断、所以教师应带着一颗童心去参加游戏,尊重孩子在游戏中的自主权,和他们共同分享游戏中的快乐。这种分享不仅在游戏过程中而且应延伸到游戏结束或游戏之外,大家用不同的方式交流讨论甚至解决问题,教师要巧妙地将分享中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升华,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孩子的心灵中去。

4.教师应学会对游戏作出评价,这种评价不是指游戏结束时的讲评,而是指对幼儿游戏行为表现作分析、研究,以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状况;对幼儿游戏做出评价,以便于对游戏指导作出计划,进一步促进游戏的发展,促进孩子的发展;对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指导工作作出自我评价,以便改善游戏环境的创设和游戏指导的工作,进一步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