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

(出自教材、单元、课程名称)

语文出版社S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第2课

《共同的家》(第二课时)

执教教师及工作单位

茂名市特殊教育学校 周二霞

教学设计理念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课教学主要以朗读为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成诵,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儿歌。课文把蓝天比作白云的家,把土地比作禾苗的家,把树林比作小鸟的家,把大海比作鱼儿的家,把地球比作我们共同的家,既传授了知识,又渗透了环保教育。课文的可读性强,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边读边展开想象,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其次,还要直观的让学生明白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15名学生,男生6名,女生9名,其中有两名是新插班学生。学生的年龄大多数较小,自律能力较差,课堂注意力也不是很好,在理解句子和课文内容方面困难比较大。黄智杰、周原进等几名同学接受和理解能力不错,希望由他们带动全班同学积极认真上好本节课。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共”“同”等十个生字,会写“大、土、云、禾”四个字。

2.能力目标:掌握且会用“( )是( )的家”的句型,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在学习中体会到要保护地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且会用“( )是( )的家”的句型,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体会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复习巩固

师:“现在我们开火车来读一下这些拼音。

1.唱音

课件出示唱音和拼读练习,训练学生口型和发音。

bɑ bɑ bɑ

pɑ pɑ pɑ

du du du

2、拼读

t-ǔ tǔ ɡ-ònɡ ɡònɡ

d-à dà b-ái bái

2.认读生字词

共(gòng)同(tóng) 回(huí)家(jiā) 土(tǔ)地(dì)

禾(hé)苗(miáo) 树(shù)林(lín) 地(dì)球(qiú)

学生一个个站起来读学生拼读。

学生读词语和拼音。

拼音。

训练学生的口型和发音。

练习声韵相拼。

复习巩固与新授相关的音节、字。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放假以后都回哪里呀?(板书:家)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同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关于家的儿歌。

板书:共同的家。

指导学生读题。

大部分学生答:回家。

 

出示课题

学习新知

老师今天就带大家到大自然去探索一下我们共同的家。现在大家集体读一遍课文

1.课件出示句子:“蓝天是白云的家。”

课件呈现白云在蓝天上飘动的动画, 师:大家看一下图片上有什么?

师:白云在天空中自由的飘来飘去,所以说 “蓝天是白云的家”。白云住在蓝天上,那白云的家是什么?

2.课件出示:“土地是禾苗的家。”

课件呈现禾苗在泥土中生长的动画。师:禾苗生长在在土地里,泥土理慢慢的长大,所以说 “土地是禾苗的家”。禾苗住在土地里,那禾苗的家是什么?

3.课件出示:“树林是小鸟的家。”

课件呈现小鸟在树林中愉快的飞来飞去的动画, 师:大家看看图片上有什么?小鸟在干什么?

那小鸟的家是什么?(提问)

4.课件出示:“大海是鱼儿的家。”

课件呈现鱼儿在大海里游来游去的动画, 师:大家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鱼儿在干什么?

鱼儿的家是什么?(提问)

5.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蓝天、小鸟、鱼儿等事物(课件展示课文中提到的事物),这些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家——地球(出现地球的图片)。

除了我们上面讲到的事物啊,大家知道地球上还有什么吗?(课件展示动物、植物、小朋友在地球上的图片)

我们看到有好多事物都住在地球上,我们人类、小猫、小狗等等也住在地球上,所以我们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课件出示句子)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教育学生要爱护地球。

学生齐读课文,播放动画,男生和女生比赛读课文。

学生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文。

学生齐读句子。

生答:有蓝天,有白云。

生:蓝天

学生齐读句子。

生:土地

学生齐读句子。

生:树林

学生齐读句子。

生:大海

学生读句子。

男女生比赛读。

引出课题,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学生熟悉课文。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对词语、拼音和句子形成形象的概念,将字形、字音、字义和句意联系起来。

整体感知课文。

四、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1.学习新句型

1.( )是鱼儿的家。

2.土地是( )的家。

3.( )是( )的家。

2.思维拓展

1.文具盒是( )的家。

2.草原是( )的家。

3.池塘是( )的家。

4.小河是( )的家。

5.树林是( )的家。

6.( )是一年级小朋友的家。

7. ( )是( )的家。

思考,在原文中找到答案。

动脑思考,填空。

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总结新句型。

加强对新句型的运用,理解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五、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根据板书小结:

白云的家是蓝天,禾苗的家是土地,小鸟的家是树林,鱼儿的家是大海,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我们要爱护地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

作业:

1.用“()是()的家”写新句子。

2.思考:爱护地球,你会怎么做?

3.背诵课文。

学生看板书跟着老师一起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帮学生理清思路。

板书设计

2、共同的家

白云 蓝天

禾苗 家 土地

小鸟 树林

        鱼儿 大海

       共同的家

… …

教学反思

《共同的家》是一首儿童诗。诗歌不长,内容浅显易懂,语言形象生动。

在教学结束后我的反思和经验如下:

1.由于大多数学生年龄还比较小,课堂上要及时纠正课堂纪律和坐姿等常规,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注重和学生沟通交流,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2.在刚开始,我加了一个唱音练习的环节,训练学生的口型和发音。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讲词语和图片、

拼音紧紧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课文内容,通过男女生比赛读课文来帮助理解课文,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充分调动他们的兴趣。

3.在教学完整篇课文后,我设计了一个延伸环节: (什么)是(谁)的家的句子训练。对聋哑学生来讲,这个句

型在课文中会用,一换成别的事物就又不会用了。大部分学生不会想象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关系,所以我特别注意激发孩子的思维创新,引导他们去思考,让知识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习积累到创新运用。

4.这次上课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在备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每个环节都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学生会什么,会

有什么反应。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可真正做起来真的很难,在教学的过程中总会发现还有考虑不全面的地方。

5.这堂课的练习的形式没有选好,应该选用图片连线的形式来开展练习,这样不只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而

且更形象直观。

6.课堂上应该设计一个游戏环节,让学生帮助事物找自己的家。这样的话互动性更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