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

教学目标:1、 经历探索因数是一位数乘法估算方法的过程,初步理解因数是一位数乘法估算方法;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探索估算方法。

1、问题解决:听课老师大约有多少人?

①看现场猜听课老师人数(师板书学生猜的数,例:500、1000……)。

②出示信息——全省每个地区听课老师人数: 宁波 杭州 温州 台州 金华 绍兴 丽水 嘉兴 湖州人数(人) 79 84 75 83 78 81 77 82 76

从上述表格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看上述数据估计听课老师人数。

③ 到底谁估计得最接近准确数?——用计算器把所有的数加起来得出准确数进行验证;师生共同合作完成:79+84+75+83+78+81+77+82+76=715人。

④ 讨论估算方法,落实知识点。(认识“≈”;为什么要把各地区听课老师的人数都看成整十数80来计算?用80×9得到的720为什么是比较接近准确数呢?……)

I. 刚才估计的这些数中哪个数最接近715?是谁估计的?请你说说是怎么估计的?(这些数都接近整十数80,所以把它们都看成整十数80,80×9=720),谁听清楚了?指名生复述。

II. 你觉得这一方法中哪一点特别精彩,特使你佩服?

III. 凭什么要把这些加数都看成整十数80,而不看成整十数90、70……呢?

IV. 怎样才能在这个加法算式中表示听课老师大约是720人?即怎样把加法算式与大约720人连结起来?形成板书:79+84+75+83+78+81+77+82+76≈720

⑤ 质疑问难。对这道题你还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要把各地区听课老师的人数都看成整十数80来计算?(用80×9得到的720最接近准确数)为什么中间用≈连接?……)

2、口头估算,看整练习。

①估算52×3≈ 59×3≈ 直接说出得数——解释两题的估算方法——师质疑:为什么要把59看成整十数60,把52看成整十数50进行估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的关键是什么?(把任意的两位数看成比较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除59外,还有哪些数也可看成整十数60来估算?哪些数可看成整百数“100”来估算?

③估算105×5≈ 276×4≈解释估算方法:单独说,同桌互说。

3、完成书本P70:做一做——同桌互改。

4、揭题并小结估算方法:把两位数、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与一位数相乘。——揭题。

二、估算应用。

1、学校组织学生看电影,电影票每张8元,28人去看,带250元钱够吗?

学生独立解答。(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做法:28×8≈240;30×8=240;28×8=224,最后这种算法学生还没学过,可能会算错。比较前两种估算方法哪种表示方式更合理?既然估算与精算得到同样的结果,那哪种方法更方便更快?)

3、把上题的“28人”改为“32人”,带250元钱够吗?

列式解答——举手表决——小组讨论:看看哪组的理由最有说服力。——组际交流。做了这题,你想说什么?(我们的估算方法没错!但由于估算得到的仅仅是一个大约的数,它与准确数始终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三、交流小结。

1、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问难。

教后反思:从计算方法的角度来看,学生长于精确计算,且学生估算意识相当淡薄,对估算的作用与价值,没有真实的体验与感受,从而使他们在认识和行为上都感到“不习惯”。具体表现在:为估算而估算,要求估算结果却用精确计算等,因此如何让学生体验到估算的价值与作用,弄清精算与估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学习、生活中自觉运用估算,是我们进行估算教学的目的。但估算意识和习惯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有一个长期训练积累的过程, 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经常给学生创设估算情境和提供估算机会。作为估算方法教学的起始课,我认为重在估算方法的教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感受估算的意义与价值。鉴于以上认识,力求做好以下几点:

一、 精选学习材料,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

估算由于它能更简洁、迅速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它在平时的学习与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用处,因此《标准》把加强估算教学作为计算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这也正是新教材之所以把加减法估算提前到二年]级上册,把乘法估算提前到三年级上册进行教学的原因所在,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加强学用结合,让估算尽早地为学习和生活服务。新课标强调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我认为我们教师对学生学习材料的选择,犹如我们写文章时的选材,题材选得典型、有说服力,文章就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那么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怎样来精选材料,以利于学生的学习更现实、更有意义、更有价值!面对这么一次大型活动,让学生观察现场估计听课教师有多少人,对学生来说是既感兴趣又富有挑战性的,从而也显得极有意义和有价值的题材,这样的材料弃之不用,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来说都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况且试教时我利用了课本原来情景图:一位老师带着一批学生在游乐园门口买门票,每张门票8元,29人去参观,带250元钱够吗?在让学生试做时,大部分学生都这样做:30×8=240(元),所以带250元钱是够的!但式中的30不是把29看成整十数30,而是学生们认为老师也应买1张门票(图上明明白白地画着一位老师带着一批孩子去游乐园参观),29个学生加上1个老师就是30人,学生在解答时都在精算,面对学生如此富有人情味的“考虑周到”的精算,在令人啼笑皆非的同时,你能忍心说:“错了!现在是让我们算29个学生买门票带250元钱够吗?老师是不计算在内的。” 这样解决是否有点不合情理,再说现在学校除了有特殊的教学目的外,老师不太可能在教学时间内带学生去游乐园游玩,这类活动应该是双休日家长带孩子去比较合理。一节课下来,学生对估算的意识仍是“无动于衷”。在这之后,也试过另外一些教学材料,都不是很理想,最后决定利用本次研讨会上的材料,让学生围绕解决 “听课教师大约有多少人?” 这一问题展开有层次的学习讨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究、学习估算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内容场景,让学生在现实的估算背景之下,经历有层次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估算的价值,以及估算与精算之别,为新课的展开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

二、正确把握教学目标,夯实知识基础。

培养估算意识与估算能力固然是教学之本,但作为估算教学的起始课,是将知识技能教学与培养意识应用能力相提并论,还是有所侧重?我认为还是应该将重点放在估算方法的学习上。因为没有必要的知识准备,谈何应用?况且估算也需要技能,理应通过适当的练习,只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价值,方是上策。本课通过两个层次的教学,一是对为什么要把每个地区听课老师的人数都看成整十数80来估算(或为什么80×9的结果更接近准确数)的讨论,再次感受把一个因数看成整十数来估算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方法;二是通过对比练习:52×3、58×3,都是五十几乘3,为什么要把一式看成50×3,把二式看成60×3?让学生在讨论中明晰把任意任意两位数看成“整十数”这一方法的现实性与灵活性,感悟四舍五入,给学生估算方法一个诠释,以防止学生机械运用方法的弊端。

三、在体验、感悟的过程中,掌握的知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是教学的基石,是实现过程目标的载体,同时,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也应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数学地思考及解决问题。《标准》规定第一学段估算教学内容和估算意识培养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估算方法的学习如脱离实际,忽视过程,为传授知识而讲解,就如同纸上谈兵,学生根本没“感觉”。本课通过问题解决:估计听课老师有多少人、改错练习、看电影购票三个层次,让学生在反复体验、感悟的过程中掌握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第一个环节:问题解决“估计听课老师有多少人”,通过观察现场猜听课老师人数→看统计表数据估计听课老师人数→用计算器验证谁估计得最接近准确数→引出估算方法,落实知识点:80×9=720(人),并思考:为什么用80×9来估计人数比较准确?真正让学生亲历估算的过程,感悟估算的必要性,这远比教师另外创设一种虚拟情景更有意义、有价值,更富有挑战性。第二个环节:改错练习。估算在学习中最大用处是用估算检查、判断自己作业的对错,通过改错练习,让学生在巩固估算方法的同时,培养用估算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真正达到学为所用,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责任感的一条有效途径。第三个环节是看电影购票。估算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看电影时用估算能解决哪些问题?然后在学生列举的众多问题中解决有代表性的一个问题:购票问题。让学生感悟估算价值的同时,体验估算的局限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三个环节设计紧扣本课设计的总体思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体验、学习估算方法,在估算方法的练习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体现知识教学与意识培养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的培养。

几次实践后,也使我认识到本节内容教学的艰难与困惑,具体体现在:

1、 教材内容的限制,很难使学生体验到估算的必要性。需要估算的现实背景,往往是在以下情形中出现的:对计算的结果不需十分精确,或一时无法或很难很快得到准确结果,对于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教学中,安排估算的教学内容,要让学生感受到估算价值,在教学中很难体现,主要原因是学生习惯于精算,而且也善于精算,由此,创设体现估算需要的现实背景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顺利展开教学的困难所在。

2、 教师自身的数学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标准》精神的把握有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