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课的教学中,先让小学生建立“振动”这一概念十分重要。如何有效地引入“振动”这一概念呢?课堂上,笔者先给学生提供音叉、对鼓、喇叭等发音体,在这一些发音体的旁边放上一些面粉,学生很容易观察到这一些发音体发音时会由于振动而使它们旁边的面粉随之飞起来,此时,再引入 “振动”这一概念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直观化地感受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二)基于认知起点,引入科学概念

小学科学知识是一个系统,在前后知识之间存在着相互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原有的认知起点出发引入科学概念,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概念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产生概念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引入“热的传递”这一概念时,课堂上给学生进行了一个演示实验:在一个圆型的铁片上涂上一层蜡,然后给这一个圆型的铁片进行加热。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是,圆型铁片中间的蜡开始向外边融化去。学生原来的认知总认为热的传递过程是一个线型传递的过程,但实验的结果与学生原来的认知就产生了强烈的冲突,从而激发他们以积极的探究热情投入到热的传递的规律中去。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创设的实验情境引发了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所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小学学科课的教学中,还有很多类似于这样的科学现象,教学中,教师要以此为切入点给学生创设冲突化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依托实验——拉长概念探究的“线”

概念的形成是概念教学的重要阶段,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经历探究概念内涵与外延是重中之中。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概念的形成只有学习者亲身经历,才能掌握概念的本质内涵。而实验是小学生经历科学概念的重要过程,因此,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依托科学实验来引导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这样,才能让抽象的概念教学形象化。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