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科学中,科学概念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小学科学概念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模式,要善于在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深化这三个阶段化静为动、多元拓展,要基于起点,引入概念、关注思维,形成概念、注重应用,深化概念,从而让概念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小学科学;概念教学;优化策略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小学科学应该以主要的概念为基础开展教学,从学生日常生活的事物出发,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经历概念的形成,建构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科学概念是学生学好科学知识的基础,是科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果学生对科学概念没有掌握,那么让他们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科学探究素养将成为空中楼阁。但是,目前一些教师在小学科学概念的教学中却依然存在“呈现概念——讲解概念——运用概念”的静态化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概念教学模式下,小学生接受与理解科学概念是被动的。在新课程下,小学科学概念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模式,要善于在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深化这三个阶段化静为动、多元拓展,从而让概念教学更高效。

一、基于学情——找准概念引入的“点”

概念的引入是小学科学概念教学的第一环节。目前,一些教师在引入科学概念时,往往采取的是“照搬书本”的形式,这样的概念引入方式由于形式单一,不能够引发小学生学习科学概念的兴趣。任何一个科学概念都或是生活中一些科学现象的抽象或者概括,或是另一科学概念的延伸和拓展,因此,在小学科学概念的引入环节,教师要善于基于小学生的生活起点和认知起点这两大学习起点。

(一)基于生活起点,引入科学概念

科学概念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人们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和提升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将科学概念进行生活化的还原,创设接近学生实际的生活化情境引入概念,变抽象、枯燥的概念具象化、生动化。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