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中心地位无人能够否认,但阅读教学的效果,阅读教学的现状又恐怕是普遍不满意的。语文教育的效果差强人意,阅读教学搞不好,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收看了今天的专题第一讲,反思自己目前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感有必要改进阅读教学,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局面。?

首先, 语文教学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比工具性更为重要。语言与它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内容是第一位的,形式是第二位的。尽管你知道什么是主语和谓语,掌握了各种修辞手段,但如果缺乏深刻的思想,高尚的感情、美好的情趣,你写出的文章一样不能打动读者。古人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就是属于内容的范畴。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讲,我们的语文教学属于语言学习,而不是语言习得。儿童大约在四五岁的时候,对母语的内部结构、语言要素的各种组合手段就有了全面的把握,就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母语了,也就是说完成了对母语的习得。因此,语文教学不同于外语学习。外语学习属于第二语言习得,需要学习者认识一种语言的各种要素和内部结构方式,因此语音语法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而语文教学是在完成了对母语的习得的基础上进行的。就工具性来说,语文教学的任务只是细化对语言内部结构的认识与掌握,起的作用只是查漏补缺,完全没有必要重新系统地去认识与掌握一种母语的内部构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淡化对语言结构、文章结构的抽象分析,要把重点放在对课文人文精神的开掘上。?

? 搞好阅读教学,要注意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特别是要扩大阅读面,挖掘发挥课外阅读的潜力。课内阅读有许多规定性的要求,诸如要完成识字、释词、把握大义、理清思路等目标,通过实践性的训练、感性材料的积累,进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课内阅读又有教师的示范、引领,获得的知识是比较全面的。但是完全把阅读教学的成效寄希望于课内教学,则是极为片面的。大量的事实证明,阅读教学的成功同样离不开课外阅读。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中谈到“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由于课外阅读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与人生,具有课内阅读所不具备的广泛性,因此各种知识不知不觉中就会融会贯通,课内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外也许就解决了。?

朗读的问题。在阅读中,我们要提倡朗诵,其中包括那些成为千古绝唱的诗词和文章。阅读特别是朗读,将使我们的大脑更加健全和完善。”为什么朗读的地位如此重要呢?这与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有关。通常的阅读,只是调动了眼睛与大脑的功能。而朗读调动的却是口、眼、耳、脑多方面的功能,是全方位的,无疑对青少年思维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再者,朗读又是培养青少年丰富美好情感的重要途径,在朗读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丰富深刻的情感体验。对于听众,又往往产生强烈的情绪感染。为什么不用朗读来感染学生,进而活跃气氛提高课堂效果呢?因此,有必要把朗读作为一项评价指标,进而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通过师生的努力,营造重视朗读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朗读中得到真正的情感体验与审美体验,再者是要注意结合写作与口语表达训练进行朗读,使学生在写作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中感到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