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读文本,备好教材。

《语言的魅力》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写的是法国著名诗人让·比浩勒给一位双目失明的乞讨老人的木牌上,加了“春天到了,可是”这几个字,帮助老人的故事。“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打动人心、富有诗意的语句 , 让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巨大力量它可以在人与人之间织出爱的纽带。

在文本中,我查找资料,整理思路,充分挖掘课文的精神内涵。我深深地知道,要想让学生有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我们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做到胸有成竹。

二、教学模式五步法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第二步: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第三步:合作探究,共同提高。

第四步: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第五步:拓展提升,达标检测。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做到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样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三、以文本为核心,让学生在语文情境中学习品位语言的魅力。

以与文本的对话为核心,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理解、体验,实现对语言的魅力进行有层次的感悟。处理这节课的教材,不再是平推式地逐段讲解、提问,而是整体入手,较容易的问题,我采取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较难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把握住重点。在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环节时,我从语言文字入手,为了扣住“变” 与“不变”的内容,去感受诗人修改后的语言魅力所在,我采用了完成表格的形式。为了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我安排学生欣赏春天美丽的画面,并配以动人音乐,让学生沉浸在动人的画面里。为了让学生体会盲老人的心情,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学生感受着哀伤的音乐,此时,学生的情感得到共鸣,心灵受到无比震撼。再让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这句话会产生如此大的作用?接着,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与认识,这样水到渠成,情感得到了渲染。

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本课学习过程中,我紧紧抓住这拨动人心弦的话语,鼓励他们主动地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积累、感悟,发展思维能力,陶冶思想情操。我分别采用默读、对读、分角色朗读、引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方式,有效地朗读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表达、思维的过程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五、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合作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利用小组之间的对学、群学,使学生合作探究,共同提高。以组长为核心,每组都有自己响亮的名字,每题由组长派选组内同学进行发言,实行各组加分,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势头,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学习有目标,做事有方法,行动有效率。

六、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到生活中,课件展示打动人心的提示语。接着,提供画面,学生尝试用有魅力的语言写提示语。既可以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拓宽学生的思路,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多种能力,内在潜力得到激发,真正做到会学语文、活学语文、乐学语文。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的老师细心、耐心地教导、引领。但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会让人们惊喜连连。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将会走进万紫千红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