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名称:对幼儿进行尊重、体谅父母教育研究

二、课题组人员:黎洁萍

三、课题分析:

“要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传统美德教育”这是1994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论通过《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决定》中指出的,它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前进的方向。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所讲的“仁爱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思想精华。“仁”的核心是“爱人”,即重视人,尊重人,同情人。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才能使幼儿在家庭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在学校尊敬师长,尊重同学;在社会尊老爱幼,助人为乐,为孩子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好的社会风尚才会蔚然成风。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长期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独生子女增多,“421”结构成为普遍的、典型的家庭类型。因此,孩子往往成了家庭的中心,孩子在家里比较受宠,父母的娇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过分溺爱,老人和家长围着孩子转,这种情景对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不少独生子女的身上很少表现,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有很多孩子讲吃穿,自私自利,心目中没有他人,不懂得尊重别人,不愿意帮助别人,没有礼貌,想要的东西必须买,不遂心思就大吵大闹,甚至在地上打滚。这些习性严重地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凡此种种,值得忧虑。   

有无尊敬体谅父母、孝敬父母的习惯,不单单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系,其实质是一个孩子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在家里能养成尊重、体谅、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将来到社会中,才有可能做到关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对祖国的忠诚。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培养孩子尊敬长者,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孝敬父母思想的培养和形成对于孩子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心中有他人等思想观念的树立和优良品质的形成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孝敬父母属于家庭伦理道德的范畴,也是人类的美好的情感教育。做到了孝敬,也就是具备了基本的道德修养。反之,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不关心,不尊重,怎能指望他去关心别人,资助别人呢?又怎能做到大公无私,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报效祖国呢?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