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赏析

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远处的炮声还不断传来,人民的创伤并没有完全平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作者写了这样一篇借物赞人的文章。文章在内容上主要借助白洋淀富有特色的芦苇来歌颂了白洋淀人民团结对敌,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抒发了作者对抗日志士的高度崇敬的情怀。

文章开篇就写到白洋淀到处是苇,人们依靠苇生活,点出了芦苇在白洋淀的平凡与普通,同时也说明了人们的生活与芦苇的密切关系。接着文章介绍了芦苇默默奉献的品质以及纯洁清白的品格,由此作者转换笔锋,由物写到人,简略几笔就写出了12名妇女掩护干部和1个男人宁死都不出卖抗日队伍的事迹。文章结尾完成了对主题的升华,尤其是最后一句话语,更是让人振奋,“没有!”,只是一句普普通通的话,但在这篇文章中却是那么有感染力,这一句简短有力的话,表现了那个男人宁死不屈的精神。这句话意蕴深刻,震撼人心。整篇文章过渡自然,结构紧凑,字里行间又充溢着白洋淀人民奋勇抗敌的气概,宁死不屈的精神,达到了人与苇的完美结合。

孙犁的语言向来是质朴自然的,同时也富有深蕴,这篇文章的语言也不例外。文章不论是写苇还是写人,都是那么平实、亲切、通俗。如开篇“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这样一句简单的描述就真实还原出白洋淀人们生活的特色,同时也不乏生动性和形象性,把人比作鸟儿既真切自然,又贴切形象。接着文章在写到各种苇的作用和特点时,语言就充分显示出了平白如话的特色,只是简单地介绍,没有任何雕琢与修饰。在刻画人物上更是体现了作者语言的深厚功力,“你是八路?…不是!” “你村里有干部?”“没有!”简简单单的两句回答就使人物坚毅、顽强、勇敢、视死如归的精神品格跃然纸上。最朴实的语言往往最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由此处的“没有!”一句就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