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结果显示:有八成孩子具有入园恐惧症,这些症状包括哭闹不肯入园、入园后变瘦、容易饥饿、焦虑引发睡眠不佳、家长焦虑等。几种不适应症当中,50%的孩子早晨不愿意出家门;33%的孩子上幼儿园后变瘦了;还有23%的孩子一上幼儿园就生病。

十个孩子八个怕上幼儿园,还有两个一到幼儿园就生病:

妈妈,我肚子疼;

妈妈,我有点想吐;

妈妈,我头疼;

妈妈,我发烧了;

……

每次送孩子上学或者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总是会出现身体上的各种不舒服,带他们去医院检查却又检查不出任何问题,一旦告诉他们不用去上学的时候,症状就会有所缓解甚至会消失。于是很多家长以为孩子是装病而逃避上学。其实,当孩子出现头痛、肚子痛等一系列不舒服的症状时,有可能是真的病了,是心因性疾病——上学恐惧症。

心因性疾病是由精神或心理因素而引起的,临床上表现为神经或神经系统为主的一组症候群。这类病最大的特点就是检查不出人体器质性的变化,症状与客观体征不相符,换句话说,心因性疾病是心理问题的躯体化表现。

上学恐惧症是典型的心因性疾病。它的主要特点是对“上学”这一特殊事件产生恐惧,导致孩子对学校或幼儿园的生活产生焦虑、恐惧,从而出现学习障碍、人际交往困难情况。

找准原因,消除上学恐惧症:

1、“妈妈,我舍不得你”——与家人分离焦虑

有个妈妈说,前几天送女儿去幼儿园,谁知道一到幼儿园,女儿又哭又闹,弄得妈妈和老师都手足无措。最后女儿好不容易不哭了,却发起了高烧。到医院检查发现孩子身体指标都正常,查不出任何高烧的原因。奇怪的是,第二天不去幼儿园,孩子的体温就降下来了。

医生经过了解、沟通,知道孩子原先一直在家里由外婆看管,这个小女孩发烧就是因为不想离开奶奶,不适应幼儿园生活,过分焦虑而致。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反应,由于孩子一直是在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下生活的,突然要因为校园生活而要长时间与家长分开,就会产生不适应,他们希望能够以“得病”等方式满足和家人在一起的需要。这样的“上学恐惧症”通常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儿童身上,尤其是刚入园不久的幼儿和入学不久的小学生。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