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教材是以单元来设计学生的学习内容,期望学生通过一个较长的阶段性学习,对科学某一概念有一个较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形成一个较为稳固和丰富的概念。那么,针对这种单元结构的教学内容,可否形成和“单元结构型教材”相匹配的“有结构的单元教学策略”?为此,我们以此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小学科学教材为例,对单元起始课的教学进行了探索研究,初步形成了把握“四性”,上好小学科学单元起始课的初步成效。

一、把握准备性,提供学习保障。

元起始课目标是要让学生开始关注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师要了解学生对本单元学习的一些前概念,找准教学起点。要达成这些目标,首先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把握单元起始课的准备性,为单元学习活动作好必要的准备。

如《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是“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的起始课,教学中就需要教师通过展示美丽的凤仙花图片,诱发学生栽种的内在需求,并引领学生在亲身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达成单元的学习目标,栽种绿色开花植物——凤仙花是必需的条件,首要的准备,没有栽种可以说是无法开展本单元的学习,因为每节课是一环连着一环。栽种当然也涉及相关的材料器具,还涉及有关的知识与技能,这些都需要我们有所准备,如果没有准备,势必会影响凤仙花的栽培质量,从而影响学习绩效。同样《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是“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的起始课,如果没有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怎么能让学生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这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呢?所以,我们要从单元整体出发去思考、策划单元学习活动的准备,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保障。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