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课文描写了在西部极度缺水地区,一头老牛一改温顺的性格,挣脱缰绳,冲到公路上截水。在司机的呵斥驱赶下,在主人皮鞭的狠狠抽打下,它岿然不动。最后,战士不忍,送给它一盆水,可出乎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水,而是把水让给了它的孩子,一个牲畜,有如此的做法,如此的情怀,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教学艺术的核心,情感是教学艺术的生命。在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因而这堂课的教学以情感为主线,以情带学生走入课文中。

课一开始,以孟郊的一首《游子吟》导入新课,温馨的画面,忧伤的背景音乐为后面激发学生的情感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接着让学生朗读课文,在初读感知的过程中,直接面对文本,披文以明象,披文以入情,凭着自己的阅读敏感去体会这篇文章让你感到最揪心的语句。然后抓住关键语句“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怒地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瘦骨嶙峋的老牛。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三读三悟,一读,读出老牛的可怜;二读,读出老牛的倔强;三读,读出主人的无奈,老牛的坚强。在读的过程中,通过对句子的反复引领,让学生反复品读,反复感悟,反复吟诵。

如:

我看见主人扬起了鞭子,狠狠地抽打瘦骨嶙峋的老牛,1下,2下,3下……(接着读)

主人更生气了,他的鞭子举得更高了,他再一次举起鞭子,狠狠地抽打瘦骨嶙峋的老牛,5下,6下,7下……(接着读)

恼羞成怒的主人失去了理智,他使劲了全身的力气,狠狠地抽打瘦骨嶙峋的老牛,10下,20下,30下……(接着读)

运用反复追问的手段引读句子。

如:

面对飞奔而来的军车,老牛动了吗?

面对司机的呵斥驱赶,老牛离开了吗?

面对主人毫不留情地抽打,“瘦骨嶙峋”的老牛动摇了吗?

被打得哀哀叫唤的老牛放弃了吗?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