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要切实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解读口语交际教学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突破教学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一、教学要求的共性与个性

1.共性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口语交际教学的总体目标:通过口语交际教学与训练,让学生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际,发展合作精神”。这个总目标实际上涵盖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例如,三年级上册的讲名人故事的要求有三个。①知识与能力方面。“你知道的名人故事”规定了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们听”意在培养即时性、现场性的倾听、表达、交流能力。②过程与方法方面。就是“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听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家可以交流交流”。③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显性的是养成“讲清楚”“认真听”的良好习惯,隐性的是学习名人的优秀品质。

2.个性要求。即学段要求。学段不同,教学要求也不一样。

中年级处于第二学段重在强化、巩固和提高。以三年级上册为例,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求由“完整”提高为“清楚明白”“具体生动”,还要以他人讲话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见闻为依据,突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交际方法方面,虽仍以听“别人谈话”为主,但要求提高为听后“向人请教” “与人商讨”。在交际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突出了“尊重对方”的交际情感、交际的“主动性”和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其中,以培养“尊重对方” 的交际情感为重点。这样的定位,既巩固了低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成果,又为高年级的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发挥了中年级的过渡和衔接作用。

二、用好教材的提示和建议

充分挖掘、利用教材的话题资源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精心设计过程,引导学生展开多个回合的训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说;注意活用课程资源,追求创意,让学生说得更好,这些是口语交际教学的一般思路。老师们对此是十分清楚的,不再赘述。这里要说的是口语交际的教学难点和解决策略。

难点一:情境创设合理性的把握。

生活所需的口语交际一般包含“日常生活的口语交际”和“正式场合的口语交际”两种,具体又可分为独白、交流、介绍、议论、表演等几类。对此,中年级教材都做了全面而合理的考虑和安排。独白类的如四年级上册的“我看到了……”;交流类的如三年级上册的 “小小读书交流会”,四年级上册的“感谢和安慰”,三年级上册的“学会求救”;介绍类的如四年级上册的“介绍我的好朋友”,三年级上册的 “介绍我的小制作”;议论类的如三年级上册的“当有人敲门的时候”,四年级上册的“小小讨论会——用好压岁钱”;表演类的如三年级上册的“说小话”“猜谜游戏”,“小小展销会”。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采用的交际情境应有所区别。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