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要在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原则的基础上,然后根据学生的心理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知识,发展他们的个性特征,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达到全面素质的提高。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儿童认识需要的情趣表现,是儿童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更是儿童引起注意的重要源泉。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设计有新意、有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和探新的动机,牵引学生进入所提问题的情境之中,引发学生把心理活动指向教学对象上,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学生的探索性思维活动的敏捷。从而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促进学生的认知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稳定地发展。例如,在进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概念教学时,我在讲概念前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在一个大森林里,一只大猴给小猴分桃子。第一次分给4只小猴8个桃子,小猴很不高兴,觉得少;第二次分给8只小猴16个桃子,小猴仍旧觉得不够多;第三次大猴又分给12只小猴24个桃,小猴仍旧觉得不过瘾;最后,大猴分给16只小猴32个桃子,小猴个个都感觉很高兴,觉得占了便宜。(一边讲一边填表格)同学们,你们认为是不是每只小猴都占了便宜?为什么?以引导学生知道通过商不变性质以引出比例的基本性质。这样学生不但激发了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可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启动学生思维的闸门,并且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和习惯。

2、创造操作情境,形成学习乐趣。

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操作过程中,调动多种感官一起参加活动,使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节奏地交替,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把外界的运动与内在的思维活动紧紧地联系起来,强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通过看、听、摸、折、剪、摆、画等实际活动,引导学生从直观操作到形象思维,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数学知识,有效地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主动探索规律的精神。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圆柱的面有几个、是什么样的特点;再让生动手摸圆柱的面、动手去感受它与长、正方体的面的不同,来认识什么样的物体是圆柱体;最后让学生将自己的实物模型的侧面打开,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观察,建立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是一个正方形的概念以及侧面与这个长、正方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通过操作,能够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亲身感知知识、尝试学习乐趣的同时,又激发了求知的欲望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