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

孩子需要混龄成长

短短的一天采访时间,让我认识了一大群天真可爱的小朋友,从刚开始我被他们好奇地询问“你是谁?你来干吗?”到混熟,从当初我被天真地称之为“大怪兽”到他们对我说“叔叔再见”,我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他们的生活……混龄生活也并非没有小插曲,记者观察到在孩子们画画的时候,一个中班的小朋友拿了小班小朋友的蜡笔用,小班的小朋友立即赌气,扬言不要全部的蜡笔了,中班的小朋友见势不妙立即归还了小蜡笔,表示妥协,最后他们重归于好……这些例子不代表孩子争执就是坏事,其实孩子在交往中,诸如争执、吵闹甚至打架都是成长的一种方式,家长不必要谈“争”色变,他们正是由此学到了谈判和妥协的技巧,避免暴力冲突。

从孩子的全面发展考虑,建议幼儿园平时要有意识地加强孩子与不同年龄段同伴的交往。不是说一定要混龄编班,但可以多考虑多设计混龄活动,以帮助孩子获得相关经验。

相关链接

Link 1 混龄教育的意义

一、提供不同年龄幼儿的交往环境。

幼儿阶段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混龄的教育模式提供了一种能让幼儿和不同年龄同伴交往的环境。年龄大的幼儿充分展示了自我,同时也付出了爱,懂得照顾帮助别人。这些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不易学到的。

二、加强独生子女情操培养。

独生子女往往存在任性、自私、独立性差等个性问题。混龄班的活动为独生子女创造了一种类似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机会。弥补了独生子女缺乏异龄儿童交往环境的缺陷,有效抑制自私、任性、依赖性强、独立性差、交往能力低等不良特征的产生。

Link 2 德国多混龄教育

西方许多国家多实行混龄教育,比如德国绝大多数学前教育机构是混龄编班的。

在慕尼黑市的海德豪森儿童之家招收1~12岁的孩子,有一个1~3岁儿童班,三个3~8岁儿童班,一个9~12岁儿童班。教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非常重视不同年龄儿童之间的交往,重视孩子自信心、自我认同感以及生活技能的培养。有这样一幕情景:一个2岁左右的男孩子在小阁楼上玩耍,不知怎么地哭了起来。隔壁活动室一个5岁左右的女孩子马上爬上小阁楼去哄他了,一切是自然发生的。教师常常告诉孩子们,小时候你们被别人照顾,长大了你们应该去照顾别人。据教师代表和家长协会负责人介绍,根据他们的观察,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之间很少出现攻击性行为,而小学生甚至初中生每天仍回他们小时候呆过的“儿童之家”,不但很容易找到“家”的感觉,而且对0~6岁的儿童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儿童之家”可以看到,6~9岁的小学生在做作业,而3~6岁的儿童常常好奇地看着这些“大哥哥大姐姐”,想来这些3~6岁儿童对未来的小学生活一定充满憧憬。

每到寒暑假,绝大部分留园小朋友都会被编入混龄班,以方便幼儿园管理。而很多家长会忽视此时的混龄对幼儿的教育互补作用。7月29日,记者走进了广州警备区幼儿园,暑假期间,这里有几十位不同年龄的孩子,他们在同一个混龄班,记者在这里度过了特殊的一天。

井然有序的一天

大概8点钟的时候,幼儿园的生活就开始了。家长陆陆续续地带孩子来到幼儿园。

上午的安排有自由活动、张老师教大家英文数数、说《手指兄弟睡觉》,胡老师教小朋友们做《蜡笔过河》和《小纸穿衣服》的游戏,看动画片《猫和老鼠》和《叮当猫》。

中午11点40分左右,孩子们开始吃饭,然后午睡。

下午3点,孩子们午睡醒来,刷牙洗脸后到教室,津津有味地听张老师给他们讲故事《小猫》……

下午5点左右,幼儿园一天的生活结束了,家长们接自己的孩子回家。

记者感受:生活井然有序,大小朋友和睦相处,情同手足。

镜头一 汽车模型激发活跃思维

汽车模型激发活跃思维

摆在幼儿园里面的玩具很多,那些活跃的小朋友尤其喜欢汽车,中(2)班的吴胜阳和一大群爱好汽车的小朋友在一起玩汽车模型,对于汽车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三语两言地讨论起来,个个说得很兴起,记者的镜头对准了“讨论会”,他们全然不知……

点评:大小孩子混在一起生活,有利于个性和知识的互补,相同志趣的孩子走在一起,生活和学习充满更多乐趣。记者抓拍到的这个汽车模型的讨论会就是如此。不同年龄段孩子凑在一起说说自己喜欢的汽车,说说自己与汽车的故事,探索汽车工作的原理,这激发了他们无穷的兴趣,他们也会相互学习,以此锻炼想像、表达、沟通和思维能力。

镜头二 哥哥给小妹妹打开零食

哥哥给小妹妹打开零食

小班的殷向嵘(小名殷殷)拿起了零食,但是无论怎么样都打不开那个零食的盒子,折腾了好久,心里非常着急,脸蛋急得通红,差点要哭出来了,作为大哥哥的中2班陈希(音)看到这个情景,立即靠近殷殷跟前,说道:“你打开不了,我来帮你打开吧。”于是坐在殷殷的旁边,拿起那个零食盒子,端详了一会儿,从一端慢慢地打开,殷殷目不转睛地看着大哥哥陈希的举动,果然不一会儿就将盒子就被打开了……

点评:在幼儿园里,互相帮忙是最常见的事情,大小孩子在一起玩耍在一起学习,看到谁有困难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的,这种助人为乐的品质应该从小培养,这对未来的成长大有裨益。

镜头三 相互揣摩打鼓技巧

相互揣摩打鼓技巧

中(1)班的李红宾和小(5)班的涂瀚文看到了桌面上的一个小鼓,他们拿起木槌子和小榔头去敲,小锣鼓发出了怪异的声音,于是他们两个商量出了什么问题,涂瀚文想了想,对李红宾说道:“你拿的这个槌子不是用来打鼓的,不能这样打!”李红宾反问道:“你的呢?”“我的肯定是打鼓用的,不信你瞧,这端都是圆头的,这样轻轻地敲,声音好听。”涂瀚文一边说一边示范刚才所言的动作,果然鼓声比较均匀。

点评:像打鼓这样的小事情,很多孩子不会想太多的,拿起东西就乱敲,如果有想法的孩子出现,情形就大不一样,讨论自然会产生,这样才有进步的可能,因而不同知识层次和生活阅历的孩子拥有更多相互学习和讨论的空间和机会。

镜头四 老师点评画作教育孩子

老师点评画作教育孩子

胡老师教做《蜡笔过河》和《小纸穿衣服》的游戏。有一些同学觉得困难,胡老师将一个小班的孩子画得很好的画展示给所有的小朋友看,要求他们要向这个孩子学习,很多小朋友深受鼓励,有大班的小朋友说:“我也能画好,我不能输给小弟弟小妹妹。”

点评:混龄教育中,大小孩子之间不仅仅有互助合作的精神,同时也有一种竞争的关系,良好的竞争意识能够促使孩子们进步,这种竞争关系有赖于老师的合理和正确的引导,不至于是毫无秩序和原则的恶性竞争。

镜头五 同心协力收拾玩具

同心协力收拾玩具

玩毕,各种玩具都要收拾整齐,胡老师点名要大(1)班的蔡卓成负责整理,蔡卓成听到老师的话,开始招呼大家收拾玩具,小朋友们自觉地将玩具放到蔡卓成手上的塑料篮子,有的小朋友热心地帮忙将其他地方的玩具全部收上来放进篮子。

点评:不同年龄的小朋友在一起玩,大孩子往往起到领头作用,在一件事情中,扮演着一个主导和楷模的角色,大孩子更加容易使小孩子信服,大孩子的威信在小孩子的信任中产生。

[各方观点]

在警备区幼儿园,记者就混龄教育的意义跟那里的一些老师、小朋友和家长进行了交流,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看法。

老师说法:暑期混龄弥补独子不足

张老师:暑假里,将不同的孩子集中起来,让他们在一起生活和学习,我觉得蛮好的,不仅有利于幼儿园的管理,同时也让大小朋友找到不同年龄的伴儿,弥补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交流的不足。幼儿园平时不会将孩子集中起来实施混龄教育,一般都是分班别的,混在一起玩,一起学习,大哥哥大姐姐帮助小弟小妹的风气很浓,交流方面也很多,小妹妹会学习姐姐的做法,大哥哥会照顾小弟弟,很融洽。我觉得对于留园孩子而言,是一种难得的学习和体验。

家长说法:尝到暑期混龄的甜头

冯女士:我们大人的工作都比较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虽然放假了,但是我们也腾不出时间来照顾孩子,只有托付给老师了。混龄教育?倒没想那么多。但有一次孩子回到家里,就立即向我说大哥哥大姐姐如何如何帮忙他,比如教他吃完饭如何擦干净嘴巴,我一听心里就感到很安慰,大小朋友在一起生活,我比较放心,希望孩子能够在混龄留园期间学到更多。

孩子说法

不想回家

吴子龙(小2班):在这里过得很开心,可以跟很多小哥哥小姐姐玩,这里有很多玩具,我都不想回家了,我叫妈妈不要那么早来接我。

喜欢在幼儿园玩

陈希(音)(中2班):爸爸妈妈经常不在家,天天送我过来,这里有小弟弟小妹妹,还有哥哥姐姐,好玩儿。

大小朋友喜欢竞争

蔡卓成(大1班):我可以认识很多小妹妹小弟弟,他们不太懂事,我可以教他们,他们也听我的,很听我的话,他见我吃两碗饭,他们也想吃得多,争到第一名,我就跟他们比,嘻嘻,怎么比得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