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应用题教学曾经存在着一种“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现象,要求小学生死记“关系式”,硬套所谓“解题方法”。目前,小学课改下的数学教学却出现另一种现象,有些老师只要活动的过程,不去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其结果是学生的每一次活动仅仅是一个孤立的“个案”。没有了数学的思考,不懂数学的方法,造成了应用题被“边缘化”的尴尬局面。

新教材不再有“应用题”这一独立单元,应用题教学与数学意义和数学运算的教学一起出现,这并不意味着“应用题”在教科书中被“边缘化”,而是更加强调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功能。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算用结合,削减应用题“边缘化”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学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创设各种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的问题情境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问题情境有很多:生活中的真实事例、童话故事、精彩的谈话导入、自制动画教学课件……如教学“除法验算”时,我就模拟主题图提供的素材创设师生合作购买红、蓝笔记本的活动情境,学生兴致勃勃地算出了结果:100÷7=14(本)……2(元),紧接着我又追问算对了吗?谁有办法验证一下。大家通过自主探索得出不同的验算方法,有的学生会用再算一遍的方法验算,有的会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验算,有的会根据购买的过程先算出买14本红笔记本用去的钱:14×7=98(元),再加上找回的2元等于带去的100元就对了。这里的第三种方法其实就是乘加两步“应用题”,我就抓住学生的生成,继续变换钱的总数,让生掌握验算方法的同时掌握解决这类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这样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产生对数学的乐趣,从而增强了数学学习的愿望和信心.

二、提供生活素材,引导自主探索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给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机会,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建构新知的能力,是新课标下计算教学的要求。如教学六册“口算除法”时,先出示四组要运的蔬菜、瓜果,让学生看看都是什么;然后出示各组的箱数;接着分别出示各情境中的车辆、车主及他们的对话,再引导学生根据各小情境,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这一过程就是除法“应用题”的应用过程)。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由主题图引出的三个除法算式的计算方法,小组内备有整捆的小棒图和小棒,使抽象水平略低的学生可以通过操作弄清算理,掌握计算的方法,并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得出结果后,开展组内交流,以实现算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学生在这种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前,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不仅理解掌握了除法问题的结构特点、解题方法和口算方法,而且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