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李政道博士曾说:“什么叫‘学问’?是怎样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我国历来讲究做‘学问’,而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往往是‘学答’,学答案固然是很重要的,但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在学习答案的前面。”李教授的这番话说得非常深刻,对我们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推进素质教育具重要意义 。

多年来我国的教育一直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而现代教育要求学生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更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等各种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时,让学生学会问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美国一位著名的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问题的学生才是有问题的。”的确,提出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可以说善于提出和思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才能。让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提出富有个性的问题是语文阅读教学“四反馈”教学实验的主要方法,在自读自悟课文内容中培养学生的自能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语文阅读教学“四反馈”教学实验的宗旨。如何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学会自能阅读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下面三方面入手。

一、学“问”的前提:教师开放教学。

课余教师常谈论的一个话题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上课不爱提问?我以为根源是教师的课堂不够开放,教师的观念没有转变。中国自古以来,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 ”,为胜任“解惑”,教师显然不能传授暂无定论的知识,而必须给学生传授准确无疑的知识,因此“统一教材”、“教参答案”,对于这样的知识,教师通过苦口婆心的讲授,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好问?这样的课堂教学只能说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无从谈起。“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使学习者“成为他所获得知识的最高主人。”(选自《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为此,我们的课堂,教师应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问题,点拨学生理解问题,特别要保护偏离教案之问,超出教师现有知识之问。这样才能使学生敢想敢问。如传统教学《草原》第一段,教师常设问:这段话从哪些方面写出草原的美丽?是如何写的?答案是统一的,“从草原的天空、草地、羊群、感受写出草原的美丽。天空是……”这样的方式上课,学生没有发言的积极性,我运用的“四反馈”教学法则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习课文。教师设问的则是:这段话你最喜欢哪些词句?为什么?还有什么不懂?这种方式上课,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抢着说,争着发问。因为“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语)的强烈欲望,这样的教学,教师根本不要愁学生鲜有提问了。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