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而言,个人的经历是最好的教材,能够让我们寻找到生命的认同感。这里说的经历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生活的经历,一方面是作为教师成长的经历。尽管它们往往不可分割。在名师们作为普通生活者的人生中,他们的挫折、抗争,他们的平凡,拉近与我们的距离,让我们明白人生的困难是一种常态,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甚至让我们感到自身的幸运。在名师作为教师的成长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对一个具体教学问题的处理,对教学艺术的孜孜追求。在他们曾经历的迷茫、困惑中,增强了我们作为教师的自信。相比而言,教学案例、论文更多的是教学的技巧,它属于浅层面,而且方法因人而异;而在人生历练中所拥有的精神和品质,才是最可宝贵的财富。

(1)名师的经历激发我们对教学的激情和追求。

人需要有理想和一丝浪漫的气息才会永葆激情,永葆追求的动力。著名教师李镇西到目前还是校长兼班主任的身份。这种身份也许在他闻名之前是绝无仅有的吧。可以想见他对班主任工作的一种激情和执着。

李镇西一直是充满激情的。在自己的书中,他说:从小学起便在学校大批判专栏上“发表”过大量“东风万里红旗飘”之类“诗歌”的我,自以为是“文学爱好者”。但是,当时他没有想到,“师范”二字才会是他未来一生的归宿。只有在大三到中学实习时,学生们对他们的依依不舍,才使教育的魅力在他心中泛起了那么一点涟漪。大学毕业前夕,他偶然读到作家王蒙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描绘的是50年代初期北京某女子中学一个班集体的生活。“书中洋溢的青春气息深深地感染了我,特别是郑波、杨嫱云们的理想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情怀,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至今, 小说的扉页的诗序他仍然能背诵下来。他甚至想:“我一定要把我带的班也建设成为《青春万岁》所描绘的那样的班级!”1982年春天,离开四川师范大学前去四川乐山一中报到时,他的背包里真的有一本王蒙的《青春万岁》。

(2)名师的经历引发我们对教学的情感共鸣。

王栋生冷峻的文笔和火热的内心构成了他独特的亲和力。他常常说出许多老师的苦闷、彷徨、心声,但最终以一个殉道者的执着感染着我们。这是一个有良知的人。

他说道:作为教师,我认为自己应当是理想主义者,而现实却总是种植悲观;我以为自己的工作对青年成长可能有意义,没想到青年常常会对一个教师的理想投来同情的目光……他又说:必须承认,我们今天所处的教育环境并不好: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教育理念混乱,教师待遇低,社会评价不高……但是我们这一代教师的幸运与不幸也全在这里了。现今的教育将往何处去?我们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这些是对知识分子智慧的考验,也是对教师良知的考验。……我们不能坐等谁来开恩,应当把所能做的事先做起来:指责课标不合理,你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同行课上得不好,下次请你开课就不要推辞;说高考命题愚蠢,自己不妨设计几个好题;批评高考阅卷者水平低,明年阅卷报名希望你自告奋勇……这样,你的批评将会更有价值。

他还说:我珍视教育工作,所以才会有那些痛苦而沉重的思考。教师可以没有宗教信仰,但是不能没有执著的精神。……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

这样,我们的心理上寻找到了一位发言者,在精神上有了一位同道人。

(3) 名师的经历给予我们对教学的真实认识。

于漪常说:“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这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张志公曾对此感叹:“于漪教书简直着了魔!”于漪老师在1978年就被评为特级教师,在她漫长的教学生涯上,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每天都有人去听她的课,所以她说,她每天都上公开课,就连早读课也不放过。一位年轻教师,从1976年开始,随堂跟踪听了于漪3000多节语文课,最深切的感受是,于漪从来不重复自己,即使是同一篇课文教第二、第三遍,也绝对不重复,每节课都是一幕美丽动人的人文景观。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于漪所发表的文章中不难发现,她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理论阐释经历了几次大的发展:1981年《中学语文教学探索》一书,确认了语文是工具、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的观点,同时强调不能把语文课简单地归结为工具课,而应该注意这门课程的思想性;80年代初期,于漪又进一步强调,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而且是认知、思维的工具,在全面思考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后,于漪提出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同时继续强调语文学科的思想性;80年代中后期,于漪则开始思考语文的文化内涵,阐释语文教育中综合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的问题;90年代,于漪的《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和《语文教学要讲求综合效应》等论文引发并推进了一系列关于语文教学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