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阅读《纲要》,我们不难看出其蕴含的广义而正确的学习观。如总则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各领域中的“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科学领域)“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社会领域)“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感性经验的审美情趣。”(艺术领域)“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所隐含的教育价值。”(组织与实施)等等。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承认幼儿学习的多样性、等价性、开放性,这对于开展幼儿教育工作是有意义的。

二、从幼儿的学习方式来看

在过去的经验中,我们能感受到教育拘于统一的模式,分科教学更是把幼儿的学习活动四分五裂,把课堂活动作为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似乎只有通过类似的学习才能使幼儿掌握知识。在幼儿心理,他们对单一的“上课”形式不但没有什么兴趣,甚至感到厌烦了,特别在幼儿情绪不好的时候,他们更是无法坐在那接受教师强迫性的教学。在幼儿的眼中,学习不仅是坐在课堂中,他们更热衷于在自然中的学习活动,外出观察四季的变化、幼儿园里外的新鲜事物、捉草地上的蚱蜢和蜗牛,在游泳池愉快地玩水都是他们心中最佳的学习方式。在户外,幼儿乐意去观察、去探索,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敢于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性格也较以前开朗许多,因为他们感受到了真实的自然,真实的生活,也表现出了真实的自我,在这个时候,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理论中指出,在“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中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他强调教学中应注重儿童直接经验的掌握,教师应积极地鼓励儿童去实践,去获得直接经验。他认为儿童形成直接经验的过程,就是他们思维能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他们“自动研究”的精神形成的过程。在当今社会,我们正是需要这样具有创新精神,勇于探索的人才。

做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呢?

教师应对幼儿的潜能充满信任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诚地关注幼儿,设身处地地了解幼儿;教师是幼儿的资源提供者,其本身就是一种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应尊重幼儿,为他提供能够最大限度地作出个人选择的学习环境。

首先,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尊重、理解幼儿。

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决定着幼儿的学习是如何进行的。如果教育者对儿童学习的认识和理解的片面性和狭隘性,那么在对待儿童的学习问题上,自然而然就会出现严重违背儿童学习特点和规律的要求和做法。因此,教师只有转变学习观,才能对幼儿新的学习的产生保持高度的敏感;才能“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才能真正认识幼儿游戏的价值,保证“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主活动时间”,让幼儿展开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学习;才能深入研究和发现幼儿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更深刻地认识和保障幼儿学习的权利,创造更多的适合幼儿的高质量的学习机会和条件,实现更有效的“教”和“学”,变“我要教”为“孩子要学”,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产生活动的欲望,培养爱学习的持久兴趣,让学习活动在丰

富幼儿知识的同时,也积极地影响他们的观念和看待世界的方法。

对幼儿来说,尊重幼儿意味着对他们的信任,对他们的鼓励和对他们人文关怀。信任是一种教育力量,也是一种动力,它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克服困难,积极要求上进。尊重幼儿就是让幼儿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尊重幼儿就是不把成人的要求强加于幼儿,每天的活动并不是教师强加于幼儿的,而是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培养幼儿有自己的见解,将幼儿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内在的生命力,一个精神,一个灵魂,相信他们可以做得到。

其次,教师要关注幼儿、关注幼儿的需求,让其主动地学习。

新《纲要》第三部分强调: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以前的教育是由教师选定内容,设置好活动的各个环节,“填鸭式”地灌输给幼儿,不管幼儿是否对教育内容感兴趣。千篇一律的方式方法忽略了幼儿的真正感受,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幼儿想象、创造力的发展。在新《纲要》中明确了应将幼儿教育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教育要利用生活,强调要通过生活进行。比如:“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教育内容、教育活动生活化,是《纲要》的一个基本理念,远离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绝不可能促进幼儿的发展,让幼儿主动地学习,充分的发挥主体性。

幼儿天生好动,什么都希望尝试一下,他们去模仿,在模仿中学习、成长;他们喜欢观察身边的事物,全然不顾成人眼中的脏乱;他们愿意去操作,通过自己的操作去了解事物……幼儿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可塑性,所以他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接受教育。因此,教师要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幼儿广泛的学习兴趣,要不断扩大幼儿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创造条件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双手,去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以赞许的目光鼓励他们,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探索未知世界奥秘的兴趣,培养幼儿自动研究的精神,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幼儿在做事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获得成功的体验,事情越做兴趣就越浓,能力也就越强。正如陈鹤琴先生说的“儿童能够直接去学习,去研究,结果收获当然要比只靠书本的大得多。”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