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教学前的准备及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课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重视课前预习,激发学习兴趣

受地域所限,大部分学生对大草原的了解不多,所以我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草原的资料。而我开课就谈草原,给学生谈论的平台,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兴致勃勃地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关于草原的资料和图片。在交流草原的同时,学生也随着资料步入草原,和遥远的草原一下子拉近了距离。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轻松解决难点

在理解“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去际。”这句话时,学生们能够找出本体和喻体,但是对“渲染、勾勒”两个词并不十分理解,字典上的解释也很抽象。而课件上一展示出两幅不同的画,学生顿时明白什么词语的意思,也体会到草原的美和者用词用句的准确。同时对作者为什么把小丘比作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三、以读为本,在读中悟情

学语文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教学本课我始终把朗读放在了第一位。如本篇课文第一自然段主要描写草原美景。我问学生“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从哪些语句中能够体会出?学生们边读边画,讨论非常激烈。汇报中,同学们各抒己见,能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找出草原景色的特点:大、绿、美。学生通过找出重点句子,品读句子,体会草原美景。的确,语文课不能没有琅琅的书声。很多课文学生可以通过读,读出我们想要讲的东西。学生们能够在反复朗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品评感悟及体味领会语言文字之美,用心灵和作者直接对话,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四、重视语言训练,知识与能力并重

学习了第一段,我创设情景让学生说话:你来到了草原,最想干什么?用“既……又……既……又……”连起来说话。我告诉学生:“既……又……既……又……”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学生在情景说话的同时,又掌握了造句。我把有知识点的训练贯穿在学习课文之中,让训练做到无形却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