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与对文本准确而深入的理解之间的矛盾,在新《课标》实施以来就一直困扰着每个语文教师。与广大同仁一样,笔者也在思索、实践着。在教学苏教版第十一册《螳螂捕蝉》一文中,笔者偶有一得:

师:通过大家自己的阅读,你有了哪些收获?

生甲:我知道吴王本来准备攻打楚国,后来一个少年说服了吴王,使吴王放弃了这个计划。

生乙:我知道少年是用一个故事说服了吴王。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人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

生丙:开始,大臣们也想劝阻吴王,可吴王不听,说谁劝就处死谁,后来少年巧妙地用一个故事劝阻了吴王。

(学生的理解看似“全面”,但这只浮在表面,并未深入。阅读教学若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毫无益处。)

师:你认为少年劝说吴王的方法非常“巧妙”,你能说一说巧妙在哪吗?

生丙:……(窘态的沉默)

(从表情中就可知道一切。他嘴中的“巧妙”是瞎蒙的。)

师:其他同学能帮他解决这一问题吗?

生:……(其他学生也一片沉默。)

师:那我们就一起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探讨一下:少年说服吴王的方法是不是很巧妙?如果是,又“巧妙”在哪?

……(生认真阅读,思考。)

生1:少年的方法是十分巧妙。少年不是直接去找吴王,而是装作打鸟,在花园里转来转去,引起吴王的注意,让吴王来找他。

师:你为什么说少年是装作打鸟,故意引吴王注意呢?

生1:因为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而且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生2:少年不是直接去劝说吴王,而是讲了一个故事,让吴王在听故事中自己明白其中道理。

生3:少年欲擒故纵,为引起吴王听下去的兴趣,他说自己打鸟时见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7-9年级的阅读,就提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的要求。因此,作为六年级学生的阅读,如若还只是停留在识字通句的层面上,则只能是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最好阐释。但,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历,他们大多只能把眼光停留在文字表面上,不善于发现问题并深入思考。

面对教学中的这种状况,我们教师该怎么办?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