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初步“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以及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2、理解圆柱和圆锥的形成与面的旋转之间的关系。

教学教具:

圆柱与圆锥模型

教学过程:

一、认定目标

1、看第1页第一幅图,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彩带通过旋转形成了一个曲线图形圆。)

观察第2题图,说自己的发现。

师:下雨时汽车的雨刷是怎样运动的?形成了什么图形?(总结出线的移动可以得到面)

再让学生做第2页第3题,结合课前的活动问:纸片旋转后形成什么图形?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出面的旋转可以得到体的结论。)

2、教师出示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各种物体(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圆台)

游戏规则:一人上台摸,并描述你摸到的这个物体的最典型的特征,使下面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你摸的这个物体的名称。摸出物体后,教师让学生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引出这节课要探究圆柱和圆锥。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

二、小组交流

1、从生活的实景图中发现圆柱和圆锥。

从书第2页“找一找”的实景图,找出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与同伴互相指一指,哪些是圆柱和圆锥,并指名回答。

2、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圆柱、圆锥的特征。

用各种方法,如摸、量、画等,观察带来的圆柱、圆锥形实物,你们有哪些发现?用手中的工具验证你们的猜想。并填写小组合作学习的报告。

你们猜想它有哪些特征?你们是用怎样的方法验证你们的猜想的?把验证方法记录下来,与同学交流。

1、小组汇报反馈。

三、课堂讨论

圆柱与圆锥的特征有哪些?

教师抓住几个关键点进行引导:

圆柱的特征:

⑴两个底面、一个侧面。底面是由两个大小完全相等的圆组成。侧面是一个弯曲的面。

⑵认识圆柱的高,并会测量圆柱的高。如果没有学生探究这个问题,教师要示范两个底面大小差不多的圆柱,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高不同,问:你能想出什么方法测量圆柱的高吗?圆柱有多少条高?(圆柱有无数条高,每条高的长度相等。)量一量你带来的圆柱的高是多少?

圆锥的特征:

⑴由一个底面(圆)、一个侧面(曲面)组成。

⑵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有多少条高?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并动手测量圆锥的高。

小结:通过刚才的合作学习和交流,你能说一说你现在知道了圆柱和圆锥有哪些特征吗?

4、说一说,认一认。

课本第3页,引导学生观察圆柱和圆锥的直观图,为什么会画成这样?

说一说,在生活中见到的哪些物体的形状像圆柱、圆锥?

四、回扣目标

1、第1题个别口答。你是如何判断的?

2、第3题。先独立思考,再与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3、第4题。想一想,连一连。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想象,想好后动手连一连,集体讲评。

4、第5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找出问题解决的关键,然后再进行计算。

五、反馈纠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