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是指乳儿和照看者(主要是母亲)之间亲密的、持久的情绪关系,依恋是儿童社会化反应的开端,起始于生命的最初几个月。根据观察,母亲和乳儿之间,他们彼此不用言语;却能很好地协调起来,当小乳儿需要母亲的时候,母亲似乎总是恰好准备要去看她的小宝宝,而当母亲去看孩子的时候,孩子也似乎总是正在等待着妈妈的到来,因此,心理学认为,依恋行为是有着先天的生物学基础的,它是儿童生存的基本需要。2~12个月的儿童,随着与母亲之外家人及周围人的接触,开始能从周围的人中区分出最亲近的人,并特别愿意与之亲近,主要表现为:亲近的人在他身边时,儿童情绪安静、坦然、踏实,因此这时儿童把家人作为一个“安全基地”,12~24个月的儿童,随着运动能力、认识能力的发展,促使儿童主动探索周围的环境,但是在探索的同时,他表现出时刻需要“安全基地”的保护,一旦离开这一保护时,他就会表现出反抗、紧张、恐惧,表现出对亲人的依恋。而这一时期入托的儿童,因为离开了对照看者的依恋,分离焦虑和悲伤反应情绪突出,这时教师就应及时补充儿童依恋的缺失,让他们寻找到新的依恋关系,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和满足。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鲍尔贝证实:心理健康最基本的东西是,婴幼儿应当有一个与母亲(或一个代理母亲)之间的温暖、亲密、联系不断的关系。如果造成这种关系的中断,其心理健康会受到极大伤害。由此可见:三岁以下婴幼儿入托后,及时创设满足其依恋需要的保育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一、愿意、善于观察儿童,对儿童的依恋行为给予适度的回应

习性学理论认为,依恋是一套本能反应的结果,无需学习,可以被环境中合适的刺激所激起。任何年龄的个体都具有一种发展依恋关系的生物学倾向,这与依恋所固有的生物功能密切相关。根据习性学家解释,依恋是人类的印章,是个体生存能力的特殊反应。依恋行为系统的生物功能是“保护作用”,在使儿童和成人保持一个可接受的距离中,保护幼小的儿童不受进化环境中有害因素的伤害。在儿童入托后,环境的变化、原有依恋关系的缺失,造成了儿童极度不安全的心理反应,开始本能地寻找新的依恋对象,寻找心理的“自我平衡”。这时教师就应敏感地发现儿童的行为变化,在他们的啼哭、喊叫、话语和与他们身体的接近、依偎中感受他们的需要,理性做出分析,迅速做出适度回应。在对儿童观察中主要发现有两种依恋行为,即对人和对物的依恋。

案例1:桐桐l岁8个月,入托后,一天不能离开张老师,只让张老师喂他喝水吃饭,如果张老师离开他的视线,他马上会紧张、哭闹。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