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我们追求美、发现美、创造美,都是为了我们的生活能更美、更充实。孩子们作为祖国的花朵,对美有着与生俱来的追求:孩子到野外,看见花呀、草呀、小动物呀,会高兴得又蹦又跳,甚至在草地上打滚,表现出极大的审美愉悦。他们喜欢美丽的色彩、优美的音乐。在文学欣赏中,他们喜欢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艺术形象,可见美与幼儿有密不可分的缘份。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美能磨练人性,一个人如果从童年时期就受到美的教育,特别是读过一些好书,看过一些好画,如果他善于感受并高度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那么,很难设想他会变成一个冷酷、无情、卑鄙庸俗、贪淫好色之徒。”这段话道出了培养幼儿审美情趣和能力的重要意义。

所以,国家教委在《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第五条中明确指出:“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但怎样在美育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呢?针对这一问题,我就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粗浅的体会:

一、让幼儿在大自然中感受美、发现美

大自然是人类艺术之源。常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启发幼儿观察自然界中各种物体的外形、色彩,告诉他们自然中一些美的奥妙:蓝天配白云,色彩对比强烈,给人鲜明的感受。而灰蒙蒙的天会给人一种压抑感,没有色彩对比。雨后的彩虹,红花配绿叶,小鸟和蝴蝶带着鲜艳的色彩四处飞舞。通过观察、分析、启发,促使每一位孩子能够逐渐发现周围事物中蕴含的自然美、真善美。

二、创造良好环境,激发幼儿审美情趣

首先,我们创建了赏心悦目的环境,潜移默化地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比如把教室布置成美丽的大自然:含苞待放的花朵,宁静的荷塘,快乐的小鱼、无忧无虑的蜻蜓......这些富有情趣的美好画面,使幼儿变得开朗、好学。可见生活环境美,对幼儿审美情趣、审美个性的培养,具有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让幼儿经常欣赏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

传统的绘画教学,大多只让幼儿欣赏教师的范画,这对幼儿创作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却不能完全代替艺术作品,由于水平所限,教师范画的表现技法比较单一,多为蜡笔画、水彩画,由于各种原因,教师的范画在构图、色彩、形式上经常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而名画作品经常选择一些符合幼儿认识特点的优秀艺术作品;如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梵高的《向日葵》,马蒂斯的《金鱼》、《红色中的和谐》,高更的《塔希堤风景》......。幼儿欣赏这些名画,通过视觉获得审美经验,并展开讨论,使幼儿逐渐从感知表现形式过渡到理解作品内在美。与此同时幼儿的艺术兴趣越来越浓,教师要抓住时机,设法将幼儿头脑中丰富的美感知觉体验引入到美感体验的表现阶段,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