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让我们慢慢地走进课文的第一部分。请你用心去读,看看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之间是“亲人”。读书,勾画,批注,体会。

(生默读,师巡视。)

师:找到相关的句子先勾画下来,再多读几遍。

师:你这个批注很不错,句子很长可以用几个词语做点提示。

师:你勾画得不错,想想还可以写点儿什么呢?

师:这几个词和你勾画的内容有直接的关系吗?请再考虑一下。

师:很好啊,你勾画的这个内容我觉得很有价值,注意和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师:我看有的同学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答案了。

师:哦,你的速度真快,要是前面有批注就好了。

师:好,现在咱们停下手中的笔,来交流一下读书的体会好不好。先看第1自然段当中,有哪些内容让你感受到他们是亲人?

生: 第1小节的第5行有“慈母般的温暖”这句话,我想一般人不会给别人慈母般的温暖,只有自己的母亲,亲生母亲,才能给自己这样慈母般的温暖。而课文中既然把朝鲜人民给志愿军战士们的爱称为了慈母般的温暖,也就是说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非常得好,战士们已经把朝鲜人民当成了亲人一样。

师:我觉得你的逻辑关系理得很清楚,抓住了一个重点词“慈母般的”,然后讲清楚了为什么志愿军战士称朝鲜人民是亲人。同学们就要像他这样来读,很好!还有哪些地方?

生:可以从“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看出来,朝鲜人民这是冒着生命危险,送打糕给志愿军战士吃。

师:是这段话吗?(屏幕显示课文有关内容。)来同学们,咱们读一读这段话。

(生自由朗读。)

师:从这一段话中哪些地方体会到他们是亲人,你能具体谈谈吗?

生:像一般的人是没有勇气穿过硝烟,来到阵地上给战士们送吃的的,因为这样做是要流血牺牲的,这就说明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有一种深厚的感情。

师:你是说有勇气,有感情,是这个意思吧?体会得真好!还有谁继续来说?

生:前面课文说了“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但这些妇女们能穿过硝烟,冒着猛烈的炮火,来给战士们送吃的,说明他们之间的情谊是非常深厚的,是一种生死情谊。

师:他联系上文知道当时情况非常危险。同学们,你们看,来送打糕的都是谁呀?

生:是一位大娘带着全村的妇女。

师:大娘,被称为大娘的,应该是——

生:年纪大的人,大概有五六十岁了吧。

师:联系这个称呼,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我看出这个老大娘年纪已经大了,她还冒着敌人炮火的危险给志愿军送吃的。

师:说明她对志愿军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生:有一种亲人般的爱。

师:是呀,这就是一种“亲人般的爱”!除了大娘还有谁呢?

生:除了大娘还有全村的妇女。

师:你又能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她们对志愿军也非常得关心。

师:关心,能不能换一个更准确的词?

生:关爱。

师:这是一种“亲人般的关爱”,所以她们——

生:才能冒着危险来给志愿军战士们送吃的。

……

师:读了这一段,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之间亲人般的感情。请同学们再想一想:作者又是怎么来写的,让咱们感受到这种亲人般的感情呢?

生:作者是通过举具体实例来告诉我们的。

师:请你再大声地说一遍,大家得听仔细了。

生:作者是通过举具体实例来告诉我们的。

师:谁来说说看,这节中写了哪几件具体的事例?

生:大娘洗补衣服,几夜没合眼。

生:大娘带着全村妇女,给战士们送打糕。

生:大娘为救伤员,失去了小孙孙。

师:是的,作者就是用这些活生生的、最有说服力的事情来告诉了我们,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叙事之中,抒发感情。同学们,看着这段话想着当时的场面,你自己试着能够把它读好吗?来,自己练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