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4、15页。

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试算的过程中,学习12减几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计算12减几的减法。

3.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不同算法,进一步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2块积木,学生准备20根小棒。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

1.教师把12块积木乱放一起,让学生猜一猜有几块积木。

师:同学们,咱们来做一个猜数游戏。你们看老师放在桌上的积木,猜一猜一共有多少块?

学生可能猜出不同的数,教师不评价对与不对,师生一起数一数是多少块。

2.师生共同数出是12块,然后说:“这样放太乱,不容易看出是多少块,怎样摆放就能一下就看出是12块呢?”指名学生说出办法并摆好。一摞10块,另一摞2块。

师:老师这样放太乱了,不容易一下看出是12块,谁有好的摆法,能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12块?

学生可能说:

(1)把10块摞一摞,2块放一摞。

(2)把10块用皮筋捆在一起。

……

教师肯定学生的不同做法,然后请方法(2)的同学到前面摆放。

二、自主学习

1.教师提出:“去掉5块,还剩几块”的问题,师生列出算式,鼓励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师:摆得很好!一共是12块。现在老师提一个问题:去掉5块,还剩几块?应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说,教师板书:12-5=。

师:12减5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各自的算法。教师要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摆法、算法的机会。使学生了解“破十减”的计算方法。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怎样算的?

学生可能会说到:

(1)因为5+7=12,所以12-5=7。

(2)从10根中去掉5根还剩5根,5根加2根是7根。所以12-5=7。

(3)从12根中拿出5根,数一数还剩7根。所以12-5=7。

(4)从12根中拿出2根,还差3根,再从10根中拿出3根,还剩7根。所以12-5=7。

……

只要学生的算法正确,教师就给予肯定。如果算法(2)学生没有说到,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和学生共同交流。

3.提出“摆一摆”的问题,师生列出算式,让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最后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师:如果去掉6块怎样列式计算?不摆小棒你能计算出12-6等于多少吗?试一试。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可能会说:

●因为6+6=12,所以12-6=6。

●10-6=4,4+2=6。

●12-2=10,10-4=6。

●从12块中拿出6块,数一数还剩6块。

三、尝试应用

1.出示教材14页算一算的图,先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师生列出算式,再让学生试着计算。

师:看教材14页下面这算一算的图,谁知道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生:一共有12个苹果,盘子里有3个,问筐里有几个?

师:要求框里有几个?怎样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12-3=。

师:结果是多少呢?请同学们自己试着算一算。

2.交流学生的计算方法。在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算法的同时,形成“想加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可能会说:

(1)因为3+9=12,所以12-3=9。

(2)10-3=7,7+2=9。

(3)12-2=1,10-1=9。

……

可鼓励用方法(2)、(3)计算的同学,试着用“想加算减”的方法算一算。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列式计算,然后交流自己是怎样想、怎样算的。

师:同学们请看练一练第1题。谁来说一说这两幅图分别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说清图意。

师:请同学们自己列式计算。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是否能正确理解图意。对于不理解图意的学生要个别指导。

2.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看图列式计算,然后交流算式和结果。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师:请同学们根据图意,自己列出算式并计算。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情况。

3.练一练第3题,先指导学生理解图意,再计算。交流时引导学生发现减数和结果的规律。

师:谁来说一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然后自己计算并交流计算结果。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12减去9、8、7、……减去的数有什么规律?计算的结果有什么规律?

4.练一练第4题,进行2分钟计算比赛。

师:练一练第4题,我们进行2分钟的计时比赛,看谁算的又快又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