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2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本节课也是认识较大数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数数的基础上感知100的数量,并且通过操作感知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的计数单位,同时会数100以内的数和组成。本节课内容及目的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产生和发展。会正确地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 写整十数和一百。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百,知道个位,十位和百位以及这三个数位的顺序。在教师的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物。

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对100以内的数有着广泛的接触。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孩子们对于数100以内的数并不陌生。通常的孩子都能数到100,但是在数法上可能并不是很标准,很多孩子习惯了简单的口语式数数把几十几数成几几(如二十一数成二一等)。另外,拐弯处的数数也是一个难点,尤其在59 、69、79、89后面接着是几十,还是有不少孩子需要停顿一下想一想再数下去。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预设为:

1.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能正确的学会数数并用不同方法数100以内的数。

2.能根据提供的素材合理估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利图体现一百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有理的习惯。我们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善于在教学中挖掘各种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在学生学习完后,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寻找数。

后来,我总结反思这节课的内容,发现有以下不足:“生活中的数”可以穿插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不一定要在课的最后出现,以“生活中的数”来让学生读数、写数或者说组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数的组成时,虽然学生理解的很好,但是如果能有时间让学生自己来摆摆小棒,而不是简单地看课件也许更能照顾到后进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