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是上册教材的继续与延伸,因此无论是编写体例,还是教学要求必然会有许多承袭原有做法的地方,也必然会有许多似曾相识之处,但是,这里的“承袭”和“似曾相识”决不是原封不动的重复,而是“同”基础上的“变异”,是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和发展。

从编写体例上看,一年级下册的识字部分在呈现方式上有了一些新的变化。除保留了上册已经出现过的词串识字和随课文识字之外,还编进了“看字形演变识字”、“转盘识字”、“韵语识字”。从编写意图上看,这一册更加侧重于对汉字规律的展示。具体地说,这册教材的识字部分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以“词串识字”、“看字形演变识字”、“转盘识字”和“韵语识字”为呈现方式的相对集中的识字;另一类就是面广量大的随课文识字。之所以将这两种不同的识字方式穿插编排,主要是出于两点考虑:第一是要采用相对集中的策略,显现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的构想,并通过这部分的教学让学生尽快掌握一批常见字和常用的词语;第二是要搞好由识字到识词,再到阅读和写话、作文的平稳过渡。大家知道,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必要前提,真正意义上的识字,即杨树达先生所说的“辨形之事”和“求义之事”(见《微居小学述林·彝器和文字》),最终要在阅读与写作实践活动中体现价值。因此,识字教学质量的高低绝不单纯取决于识字量的大小,而是要看能否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在保证一定识字量的前提下,把已经获得的识字成果应用于阅读和写作。苏教版“课程标准”本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标准本”)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采取了以上的编写策略,来实现“集中”与“分散”的优势互补。

“标准本”第一年级下册集中识字的课文又可分为四种类型:一种是在一年级上册中已经出现过的词串识字,如“识字1”、“识字2”、“识字5”和“识字6”;第二种是以介绍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为基本内容的看字形演变识字,如“识字3”;第三种是“转转盘识字”,如“识字4”和“识字8”;第四种是以歌谣形式编写的识字课文,如“识字7”。以上四种形式,除词串识字外,其余部分则是要通过不同的形式去揭示汉字的造字、结构、表意基本规律。比如“识字3”展示就是“舟、竹、石、泉、川、燕”这几个字演变的过程。左起第一列是描绘舟、竹、石、泉、川、燕的图画;第二列是经过抽象和线条化的象形文字,而第三列则是如今通用的楷体字。这样一幅由图画到文字的演化过程图,形象地告诉我们:汉字实际上是在与客观事物象形的基础上,按照相似原理逐渐演化出来的符号系统。再如“识字4”,则是以“转转盘”的形式来揭示形声字的基本结构和表意的基本规律。在转盘中,声旁“也”是固定的。但随着“转盘”的转动,形旁“三点水”、“马字旁”、“提土旁”、“单人旁”便分别与声旁“也”组成四个不同的形声字──驰、地、他、池。这样一种极富童趣而又极富智慧的“拼字游戏”,不但能让孩子们轻而易举地掌握一批具有一定规律的汉字,而且也形象地告诉孩子们: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的,声旁表音(当然,随着语音的不断变迁,如今的“也”字标声功能已经不是那么明显了),形旁表示字义的类属。特别是随后出现的那一则歌谣,既能让学生把刚刚学会的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巩固,又能以一种通俗易懂的形式揭示形声字表意的基本规律。如歌谣中“有马能行千里,有土能种庄稼”,实际是说:“驰”就是马行千里的意思;而“地”就是指能种庄稼的土地。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