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从《纲要》指出的“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的角度出发,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克服教师教育工作的简单化倾向,寻求教学的策略,避免在过渡环节的活动中“管则限”“放则乱”的状况,注重培养幼儿独立、自制、秩序、合作等品质,以及幼儿的养成习惯教育等。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在发挥幼儿自主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制定一些规则,使两者产生有益的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一、首先要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组织、实施策略,挖掘过渡环节的教育价值。

重视一日生活各环节的过渡的组织,树立“教育无处不在,教育无时不有”的积极教育观。从《纲要》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活动”的角度出发,在一日活动中区分出哪些是必要的过渡环节,哪些是不必要的过渡环节,将不必要的环节从一日活动中删除。组织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及具有吸引力的活动,使幼儿生活由被动变主动。从整合教育资源的角度出发,根据季节及课程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调整幼儿的作息时间,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从尊重幼儿主体性,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角度出发,老师用愉快的情绪感染幼儿,让幼儿在宽松自在的环境中,形成活泼、开朗、积极、主动、自尊、自信的健康心理。

二、其次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

(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要营建宽松,信任的氛围,教师尽量少参与干涉,虽说一开始执行时候会有些乱,有些孩子会无所事事,有些规则还不能形成,但在老师的适时引导与要求下,慢慢地会养成习惯,这是孩子难得的锻炼自主、自理的机会,在不断的反复活动中他们会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效走向高效。

(2)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A、材料的提供。

易于孩子整理、收拾的:把区域里面的材料分类,每一种教玩具放在一个托盘里,孩子们在游戏时只要每人使用一个托盘,结束时把托盘放回原来的位置就可以了,而且玩具、材料提供不宜过多,过于碎小。对孩子有发展意义的:提供的材料一定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要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可以是教学活动的延伸或其它益智玩具。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