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期待,我们慕名走近了仰慕已久的名师课堂,与名师零距离接触。

在“现代与经典”三天的课堂中,被南京学生的“高级语言”深深地折服,不管是哪个年级的孩子,不管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阅读内容,学生说话时,总是落落大方,语言精练,可见学生们的文化底蕴是多么的高!

可又不禁让人深思:老师都是很敬业的,在备课上花费了很长时间,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什么原因?也许就是因为自己只关注教材文本与教参,没有超越教材与教参的属于自己精神文化的东西。在教学中,不能重复他人的故事,重复他人的言说,不要腹中空空,否则教学就永远无法走进游刃有余的境界。

正如吴永军老师《让语文教学充盈文化味》这一报告,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首先,语文中有着“文化”的元素。有了“文化意蕴”,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散发出浓浓的“文化味”。这取决于四个方面:精神方面,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在精神品质方面,语文教学要给学生一个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其教学实质就是这种语文带来的精神视听的内化,让学生变得更美好,更纯洁,更善良。其中的人文涵养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并拓展及深化了学生的精神领域。为学生的精神成长“固本厚根”。在教学时,语文重在培养学生关怀人,尊重人。以“儿童立场”为出发点,让儿童以儿童的眼光把自己对世界的真切体验自由灵性的表达出来。其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语言文字本身的美及它们的运用之妙。尤其是中国文字所具有的独特的表达方式。也许这就是很好的指路灯,它如一缕春风徐徐吹来,这也许就是教育的本质。

赵志祥老师的读,从手势,表情,语调,情景各方面,每一次都带给学生不同的感悟,他的声音富有磁性,深厚而有力,可与赵忠祥媲美。再次,让我领悟到中国语言的美妙与精粹。吉春亚老师那段回味无穷的朗读真是入木三分,她的天籁之音让人久久难以忘怀,无时无刻不在耳边回荡,这不仅是视觉盛宴,更是美得熏陶与享受。如涓涓细流流入心田。

窦桂梅老师的课更是让人激荡不已,仅仅师生共用一本书《我的爸爸叫焦尼》,课堂娓娓而来,个性鲜明,让我们体会到在语文教学中,不但要备学生的特点,教材的特点,还要对祖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积淀,感悟,理解能力,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深厚的涵养,还要有坚实的教育理论知识支撑课堂。除此之外还要学会巧妙地运用教学方法,深入研读,挖掘教材,发自内心的佩服窦老师!

“现代与经典”让我明确了怎样运用现代的教学理念触碰经典。如何将经典的东西解读出来,南京之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为我的信念一次一次点燃坚持的火,让我在教学路上理出一条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