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小朋友们,(指着黑板上课前画就的关于大海的图画)我们过去已经认识了大海。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识字五(教科书102页)。

生:(齐背)沙滩 贝壳 脚丫 海风 海鸥 浪花 珍珠 鱼虾 海带 港湾 渔船 晚霞

师:白天的大海是什么样的?(边说边通过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展出白天大海的景象图)请小朋友向大家介绍介绍。

生:(边看图边说)白天,大海蓝蓝的,一眼看不到边。

生:海滩上还有各种各样的贝壳。

生:海鸥在海面上快乐地飞着。

生:海风吹过时,海面上波浪很大,发出了很大的声音。

师:对呀,这是风儿和浪儿在你追我赶,互相“闹”着玩呢!那巨大的声音是浪花在欢快地“笑”呢!

生:白天的海边停着许多渔船,渔船里装满了鱼虾和海带。

…………

师:哦,小朋友都看到了,白天,风儿闹着,追逐着浪儿,浪儿笑着,向前奔跑着。(稍停)这时,太阳公公下山了。月亮姐姐出来了,她还带着无数颗小星星呢!这些小星星在天空中,一闪一闪,顽皮地眨着眼睛。大海妈妈劳累了一天要睡了。(边说边把事先制作的关于月亮和星星的图片贴在黑板的画上)

有一位叔叔写了一首非常优美的小诗,诗歌的题目就是《大海睡》。请大家读一读课题。

生:(齐读)9、大海睡了。

师:(指名个别读课题)

生:(读课题)

师:请同学们听听课文录音。(让学生聆听课文录音)

9、大海睡了

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

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师:喜欢吗?

生:(齐声)喜欢。

师: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下晚上的大海,我相信聪明的小朋友都能达到这样的要求(边说边出示学习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 背诵课文;

3、 正确认读五个生字,学会书写两个生字。

小朋友有没有信心?

生:(一起大声)有!

(评点:教学和教学管理相伴相随。从课堂教学管理学的角度分析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第一个阶段为准备阶段,即定向阶段。教者在该阶段的定向工作较为精巧。表现在首先创设情境。教者根据课文内容,先后描绘了白天和晚上两幅大海景象,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揭题,使教学一开始就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有趣而有意义的师生共同活动。二是复习旧知。教者自然地又是有意识地通过要求学生复习性背诵学过的关于大海的词语,使其为新知学习作铺垫。三是提出目标。教者注意将学习目标和任务具体化,使其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联系起来。学习目标的提出为学生明确了具体的学习方向、任务和标准,有利于他们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开展学习活动,在学习中切实发挥主体作用,改变过去一些教师“目标保密”,学生成为名义上的学习主体,实际上只能盲目跟着教师跑、凭着感觉走的状况。教学目标由谁提出?这需视实际情况而定。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基于社会要求和对学生的了解及以往的经验直接提出的,比较省时,从实践看,学生对其也是认同的。但需要明确的是,在通常情况下,提出目标的主体应为师生共同体。具体做法可考虑先由学生自学教学内容后提出期望解决的问题,然后教师总揽全局,添加必要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共同选择问题,并将其加工为教学目标。这是因为,目标总是针对问题设计的,目标既切合社会要求,又切合学生要求,针对性强,就能同时为师生所认同,促使师生形成实施共同目标的共向合力,提高其后教学的实效。按照《纲要》和《课程标准》倡导的“三维”目标要求,评点者建议在目标内容中增添“怎样学”的要求,明确学习的方法和手段,以利于学生“主体地”考虑学习活动的步骤、方法和组织形式,并达成相应的“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要求。)

师:既然大家都很有信心,那我们先试着把课文读通。读书的要求是:

1、不会读的字要多读几遍,努力读得正确、流利;

2、找一找这首小诗一共有几句话。

生:(各自拼读和朗读)

师:这首诗一共有几句话?

生:两句。

师:(指名读课文,叫大家评读,逐步提高学生正确和流利地朗读课文的程度;随机正音:风儿 浪儿 潮声)

师:白天的大海是热闹的,那小朋友读了这首小诗觉得晚上的大海是怎样的呢?

生:我觉得晚上大海很安静,不像白天那么闹了。

生:我觉得很平静,海浪声轻轻的,听起来很舒服。

生:我觉得大海睡着了,我们要轻轻的,别吵醒她。

师:(出示课文第一句: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你能用这种感觉读好第一句吗?

生:(读第一句)

师:觉得她读得怎么样呢?谁来评一评!

生:我觉得她读得太“平”了,没有轻轻的感觉。

生:大海已经睡了,我们要轻轻地读。

师:那你来读一读!

生:(深情地朗读第一句。)

师:你读得真好。大海睡得真香啊!我们大家学着她来读读。

生:(齐读)

师:(出示课文第二句上半部分: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请你们读读这两行诗,看看大海睡觉以后的样子。

生:(各自轻声)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

师:这里的“她”指的是谁呀?

生:(齐答)大海!

师:叔叔把大海写成了什么?

生:妈妈。

师:那月亮和星星像什么呀?

生:(喊出来)宝宝。

师:对呀,大海就像是妈妈,月亮和星星就像是宝宝。(在黑板上画出月亮和星星在海中的倒影)大家看,月亮和星星倒映在海面上,就像我们小朋友晚上睡觉躺在妈妈的怀里。(温柔地说)躺在妈妈的怀里,你们感到怎么样?

生:很温暖。

生:很幸福的!

师:是呀,宝宝躺在妈妈的怀抱里是多么幸福呀!(作出怀抱婴儿的动作)大家来读读看,体会一下妈妈的温柔。

生:(男女生分别站起来比赛朗读,同时按要求加上自己的动作表演。)

师:大海妈妈睡得真香呀!我们再来试试吧!

生:(全体表演式地齐读)

师:(出示课文第二句下半部分: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大海妈妈终于睡着了。(播放潮声的录音)(轻轻地说)你们听到了什么呀?

生:(迫不及待地)大海!

师:(微笑着)大海的什么呀?

生:大海的声音。

师:什么声音?

生:海涛的声音。

生:(抢着说)大海睡觉的声音。

生:大海的潮声。

师:大海的潮声怎么样?

生:(小声回答)轻轻的

师:对呀,这就是轻轻的潮声,也是大海睡着后发出的鼾声。什么是鼾声?

生:就是打呼噜。

生:(开心地学打鼾,有的很响)

师:(笑了)大海的鼾声可是柔柔的,谁来读出大海睡觉的声音?

生:(个别读)

师:你的声音柔柔的,真好听。谁再来试一试?

生:(都抢着想读)(个别读)

师:你把“轻轻的”读得真棒(大家鼓掌)!

师:(故意降低音量)我们也来轻轻地读一读,千万别吵醒了大海妈妈。

生:(齐声有感情地朗读)

师:(小结)圆月映在海面上,像是孩子躺在大海妈妈的怀里,枕着妈妈的臂弯睡着了;星星映在海面上,像是孩子趴在大海妈妈的背上睡着了。大海妈妈哄着自己的孩子睡着了,自己也发出了轻轻的鼾声。

师:看着大海妈妈这么温柔,听着小朋友们读得这么优美,老师也想来试一试了。(配上音乐范读)

生:(不由得鼓掌)

师:其实还有很多小朋友肯定比老师读得还要好,大家先练一练,等会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美美地读给大家听。

生:(各自练读课文)

师:(个别指名配乐读)

生:(个别读)

师:读得真好,为你送上掌声!(带头鼓掌)

生:(齐鼓掌)

生:(个别读)

师:比刚才进步多了,给你鼓励的掌声。

生:(齐鼓掌)

师:这首小诗美吗?

生:(齐声)美!

师:那让我们配上音乐,加上自己喜欢的姿势美美地读一读课文。

生:(齐读全诗)

师:(翘起大拇指)读得好极了,让我们给自己鼓鼓掌!

生:(齐鼓掌)

师:这么美的小诗不但要读好,我们还要能背出来,请你们用自己的方式和旁边的伙伴试着互相背背吧!

生:(同桌认真互背)

师:(老师把黑板上的小诗擦掉,留下几个词语作为提示。)谁第一个来背?

生:(上台来背)

师:你真勇敢,第一个把它背出来!谁再想试一试!

生:(上台来背)

师:你背得真有感情!(面向全体学生)我们一起用自己最美的声音来背一背,把它作为送给大海妈妈的礼物。

生:(齐背,有的站着,有的座着,还加上自己的动作)

师:刚才大家认识了温柔的大海妈妈,现在我们要继续认真地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生:(齐读,开火车式地指读生字“里”“她”“抱”“月”“背”)

师:(指着“里”“她”)请小朋友为这两个生字找朋友。

生:里面、里边、家里、这里、她们、她的……

师:(示范写“里”,指出可能写错的笔顺)“里”的笔顺有一个要注意的地方,请小朋友仔细看好:下面部分是竖、横、横。(边说边在黑板的田字格上作示范)

生:(与教师一起边说边在空中作写字姿势)

师:怎么记住“她”?

生:“她”是左右结构,左边是“女”字旁,右边是“也”。

生:“好”去掉“子”加上“也”,就是“她”。

师:现在请小朋友打开习字册,写好“里”和“她”这两个生字。

生:(各自写上述两个生字)

师:(巡视指导)

(评点:课堂教学的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即执行阶段。教者在这一阶段的突出优点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主要实施方式,一是情感教育。将情感既作为教学的手段,又作为教学的目标。具体包括发掘和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引导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情感感染,展示教师本身的情感魅力等。二是审美教育。它与情境教学和情感教育相伴随。表现在:引导学生感受美,具体感受大海妈妈的美的形象,促成其与大海在精神上达到和谐与融合,产生满足、欢悦的心情,从而达到陶冶心灵的作用;引导学生鉴赏美,具体鉴赏大海妈妈的美的独特性和形态的丰富性,领悟大海妈妈的美所表达的意境和含意,从而达到“物”、“我”神合的审美境界;引导学生创造美,把对大海妈妈的独特美感,在朗读中以自己的语言、表情和动作等表现出来。三是朗读教学,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意境,理解课文的寓意和传导的情感,要求学生表情表意朗读,并通过组织评价等多种方式予以鼓励和强化。四是“双基教学”。注重抓好学习生字和语言训练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该阶段又具体分为这样几个环节:一是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值得称道的是,布置学生自学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按照教学目标要求,提出具体的自学任务,体现教者的准确的价值取向,有利于提高自学质量。二是细读课文,体会感情。教者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理解关键字、词和句,促进学生感悟课文传导的作者的情感。在该环节中,师生的对话都较为精当和准确。教者最后的小结是对师生对话的概括、提炼和加工,运用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海妈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三是精读课文,进入意境。教者通过配乐范读把学生引入课文表达的意境,然后引导和积极鼓励学生配乐朗读和背诵,创造性地表达大海妈妈的意境。四是读写生字。教者按照原定的教学目标要求,组织认读五个生字,学会书写两个生字。)

师:今天,我们来到了海边,认识了晚上的大海,你学到了什么呢?

生:我知道了晚上大海是静静的。

生:我知道大海就像妈妈一样,月亮和星星躺在她的怀里可幸福了!

生:我学会了五个生字,还会写了“里”和“她”。

生:我会有感情地背诵课文了!

师:看来,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很大呀,那让我们再一次在优美的乐声中体会深夜大海妈妈的美丽和温柔,再一次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生:(配乐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评点: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总结评价阶段,即反馈阶段。这样,课堂教学三阶段就形成了封闭回路。教者引导学生总结了本课的学习收获。我们高兴地看到了学生的总结是按照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的,可见学生已逐步增强了目标意识。评点者建议教者注意进一步总结本堂课习得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巩固本堂课习得的方法,今后重视科学方法的学习;评价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以增强其后继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