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真正地解放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使他们焕发出生命活力,让课堂更加多姿多彩!

一、运用手段,在有效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如果有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强,教学中老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解放学生的学习行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小学语文课本中选用的教材无不蕴含着精深的内涵和浓厚的审美情趣,有些课文描写的“境”难以亲历,描写的“情”相距甚远,小学生很难体会到。这不是在教学时通过一两遍的精读就可以把握的。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会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生的情绪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和主动性,让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带着饱满的情感,走进课堂。如教学《秋游》一课,课前我先在黑板上画上结合课文内容的秋天美景图,导入时结合板画,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小朋友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凉爽的秋天来到了,在这秋高气爽、景色宜人的日子里,老师带你们去秋游吧!随即播放《郊游》歌 。学生马上兴致盎然,跟着音乐拍起了手,表演起了各种各样的动作。我随后提问:一路上你都看到什么了呀?秋天这么美,你不想夸夸它吗?学生很快打开了思维的闸门,充满深情的语言从一张张可爱的小嘴中飞出来。又如学习《鸟岛》,在导入时,我播放了教学录像,当青海湖的鸟岛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时,他们一下子被鸟岛上各种各样、成千上万的鸟儿、密密麻麻的鸟窝、大小各异的鸟蛋深深地吸引住了,教室里顿时发出阵阵惊叹声:“哇,鸟儿真多啊!”“这么多鸟蛋啊!”…… 我知道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完全激发出来了,于是顺势把学生带入“游览鸟岛”的情境中去。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