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人与环境”是一永恒的教育主题,卢卡斯的环境教育模式提出“在环境中教育”尤其适用于幼儿。大家都知道,在当今的时代,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生活环境已加速城市化了。以大气污染为代表对环境的破坏,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害。我国一直十分重视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国策,确定了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幼儿年龄小,对自然界复杂的生态关系缺乏理性的理解,因此,我们不但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而且还应让幼儿从小懂得环保,热爱我们共同的家园,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亲近、热爱周围的环境,同时美化环境、保护环境、创设环境可以激发幼儿兴趣,陶冶幼儿情操,净化幼儿心灵,有利于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因此,我们非常注重在幼儿阶段唤起幼儿的环保意识,初步了解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

一、 现代教育手段与传统的教育手段相渗透。

环保问题,说起来挺复杂,似乎离孩子很遥远,其实环保教育早就渗透在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幼儿较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的认识。春天万紫千红、夏天芳菲碧绿、秋天硕果累累、冬天银装素裹,四季的幼儿园是幼儿的乐园,也是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的活教材,其中涉及的部分内容与幼儿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教师能否充分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开展各种生动的教育活动直接影响到环保教育目的

的实现。如组织“严重的水污染”的主题活动时,是先组织实地参观,让幼儿感受到环境污染造成严重后果,体验到环境保护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看有关水资源受污染和开展治理新闻、相关录相,组织幼儿参与讨论等系列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幼儿保护水资源的环保意识,激发幼儿参与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渗透。

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仅靠幼儿园难成大气候,特别是孩子的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难以持久,只有家庭、社会共同教育,方能使环保观念在孩子脑海中扎根。反之,幼儿园的环保氛围及孩子的环保行为又能促进社会环保风气的形成。首先树立教师的环保风范,成为孩子的表率。还发动家长一同投入这一重要的“工程”。孩子生活在家庭中,是家庭的一分子,但孩子往往对家庭中的一些技术产品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于是我常常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回家观察、思考“电脑为什么这么神奇?”“微波炉是怎样煮菜的?”“为什么电视机有彩色和黑白之分?”等,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并让他们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学着使用家电:正确使用电视遥控器、播放收音机和录音机、使用电脑等,养成按顺序操作的良好习惯激发探究科学的欲望。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存在着更多可供利用的科学教育资源:马路、车辆、桥梁、公园、消防队、邮电局......几乎人们生活中所涉及的每个方面都可以成为科技启蒙的素材。大自然更是科学教育丰富的宝库:天空中的鸟儿、水中的鱼儿、山上的野花、野果、丰收的稻田......每周我们根据活动进程布置家长一个任务,有时,请家长带孩子去春游、植树,有时请家长带孩子去参观周围风景,有时请家长带孩子到自己的工作单位,特别让孩子注意观察机器的零部件等,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孩子在与外部世界的不断接触中变得智慧、变得好奇、好问、好想、好动、好探索,而这些,正是我们着力培养的良好素质。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