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课程和教材的知识”是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发展关于教材研读和使用的学科教学知识,如我们作为教材的使用者,首先应该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度的研读和理解,解读“教材编写了什么”“教材为什么这样编写”“教材这样编写对教学有什么样的启示”,从而明确要“教什么”;然后对进行教材二次开发,对教学素材作出选择,才能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本文试阐述教师研读教材的学科教,具体从通读教材和深入研读两个层面展开。

一、通读教材,梳理基本结构,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明确教学基本定位

读懂教材是是理清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的基础,也是高质量教学设计、高水平课堂教学的前提。在研读一节课教材时,可以先通读教材,整体把握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理清教学基本内容和基本结构,明确教学的基本目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通读教材。

1.读懂问题情境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材注意通过主题情境来引出数学问题,展开教学过程。只有充分领会情境的设计意图,才能充分挖掘它所蕴含的教学资源,使问题情境增值。

(1)读懂问题情境中呈现的信息及关系。

(2)读懂问题情境中体现的知识点。

(3)读懂问题情境的展开过程。

(4)读懂问题情境中的提示语。

2.读懂习题。习题是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练习具有促进学生知识理解和巩固、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功能。读懂教材中的练习,主要是要读懂教材的内容与层次。

二、深度研读,读透教材,理清教材重点难点,把握教学核心内容

在通读教材初步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及编写意图后,教师还要深入研读教材,即进行“追问式”“联系性”“多视角”“延伸性”阅读,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理清知识纵横联系,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把握教学核心内容。

1.开展“追问式”研读,深究核心知识的数学本质,把握教材内隐的学习方式和数学思想方法

2.开展“联系性”研读,用整体联系的观点研读教材,把握知识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3.开展“多视角”研读,善于从学生学习角度读教材,把握教学重点难点。

总之,研读教材是教师发展教材使用的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学科专业成长的“快车道”。“读”是理解教材的基本手段,研读教材要做到“仔细揣摩,透彻理解,反复琢磨,问个究竟”,要善于思考,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感悟教材、领会教材,才能挖掘教材资源的深层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用好用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自己的教学预设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