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趿拉”一词后。)

师:谁来读读这个词呢?

生:tā la。

师:你读得很对!“趿”这个字很容易读错。现在大家一起读上三遍。

师:谁知道“趿拉”是什么意思呢?

(全班竟没有一个人举手。)

师:看来大家都不懂这个词的意思。那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学习这个词。大家想想看,用什么方法可以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呢?

生:查字典,问同学,请教老师……

师:办法还真不少啊!但这些都宜在课前预习时用。还有更直接一点的方法吗?

生:我觉得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学习。

师:好办法!现在我们就用这个办法来试试。大家先找出含有“趿拉”一词的句子读一读,然后再联系它前后的句子看看能不能理解“趿拉”的意思。

(学生自读思考后有一半学生举了手。)

师:看来已经有部分同学利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弄明白了“趿拉”的意思。这非常好。但老师更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掌握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现在谁愿意站起来接受老师的“指导”,并给大家作示范呢?

(一位学生怯生生地站了起来。)

师:好样的!你先把含有“趿拉”的句子读一读。

生: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上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

师:好!“趿拉着拖鞋”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呢?

生:就是穿着一双拖鞋。

师:对!要表达这个意思还可以把“趿拉”换成什么词呢?

生:套着,拖着……

师:那把原句中的“趿拉”改成“穿”好吗?

生:不好。

师:为什么呢?

生:一是因为拖鞋没有后跟,不像皮鞋或运动鞋那样规矩;二是因为爱因斯坦是很随意地穿着拖鞋。

师:哦,那“趿拉”是什么意思呢?

生:“趿拉”就是很随意地穿着或拖着。

师:爱因斯坦“趿拉”着拖鞋这一细节能说明什么呢?

生:爱因斯坦一点儿也不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

师:太好啦!你已经自己把这个词的意思弄明白了。祝贺你!

生(开心地):谢谢老师!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