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上学期数学第三单元千克、克、吨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的意识 。

4、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结合操作过程,养成热情参与、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习惯,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掌握“1千克 =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初步形成克、千克的质量观念,能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

教学用具:各种秤、多媒体课件、1千克的盐等多种物品。

教材分析: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质量观念;又通过计算、称同一物体而得出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使学生的猜想得到验证,很具体地感知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在整个新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始终怀着饱满的热情,积极地去探索、去体验,主动地建构知识。

学生状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45人,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增加了难度。但由于平时学生小组活动开展很多,这就为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就质量知识而言,学生平时虽然听得多,但普遍缺乏样身体验,仅限于物体间轻重的比较层面上,对具体质量没有感觉。

教学构想:

教学时,教师可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克”和“千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千克和克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大约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l克和1千克的观念。

教学过程:

导入方法一:

1、直接出示小朋友称体重的情景:

问: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

称体重要用到体重秤,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秤?

你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吗?

2、估计学生会说多少斤、多少千克等。问:斤、千克是什么单位?(重量单位)。我们平时讲的“重量”,严格讲是“质量”,板书:“质量”。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