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节课上完后,我仍有一种余惊未了的感觉:一是担心时间来不及,所以在每个教学环节衔接时显得很“赶”。如在第2自然段中重点描写了调整搭石的老人,“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生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在这一环节中,我忽视了学生可能会产生的质疑,如“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又会怎样?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

我把这些问题都理想化了,以为这不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缺少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由于自己的疏忽,让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失去了挑战意识。自我为中心地急着去“赶”学生,让孩子们跟随我转移目标去发现另外的“美景图”。二是庆幸几次的“有惊无险”的提问、评价过程。为了遵循课改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省去了以往观摩课的打磨预设,无拘无束、坦坦荡荡地站在学生中间。在交流讨论时,我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回答来相机出示每个自然段的,始终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争论。采用最经济、有效的“朗读奖励”和调侃式的“你想奖励什么呢?”等,给了孩子们充分、平等、尊重、信任、激励、关爱与温馨的教学氛围,于是才使得眼前这群陌生的学生能够向我敞开心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实现了师生、生生间的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整节课才能临危而不乱,才会充满生机,才会折射出智慧的灵光。

对于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我觉得也有一点是值得一提的,那就是“奖励板书”了,也就是这节课的亮点之处,由于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用纸制作了多块石头,并写了很多有关行为美的词语,有“爱幼、和谐、关心、谦让、尊老、互助……”

上课伊始,在学生回忆搭石概念时,我很快地用简笔画勾勒出山里的家乡风景图,并给小溪搭上了石头,一副动态的板书即刻呈现给孩子们,之后,随着每个自然段的讲解我相机贴上那些有关行为美的词。最后的机动部分就是整篇文章感情的升华,由于时间的允许,我望着自己的讲台上还有那么多的石头,为了感谢眼前这群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我面对全班同学,真诚友好地邀请他们“有希望上台搭石的人请举手!”我坚信此时的学生已经对课文有较深的理解,这样的“奖励”已不再具有挑战性,但只有这种让学生亲手去实践的“奖励”,孩子们的思维情感才能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果然同学们纷纷举手,一块块粘有美好行为的石头也就在同学们的一片片掌声中平稳地搭在小溪中。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交流,让我深刻认识到:在素质教育课堂舞台上,教师只有对课堂充分预设,及时机智地使用有效的“奖励”方法,巧设平台,把关爱移植到课堂中,才能更好地扮演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只有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等方面上,才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智慧飞扬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