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技术教育一直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取得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产品质量意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时至今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关注学生人人发展,全面发展,把劳动技术教育纳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中,那么如何有效地发挥它的育人作用,是每位教育者应给与关注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懂得技术,在现在世界上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必须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当前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按技术要素已逐步构建教材体系,在教材上比以前有较大突破,可以看出劳动技术教育以其崭新的姿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技术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的任务。因此,作为一名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师,上好一堂劳动技术教育课,不仅要把握课堂教学结构,处理好师生间的教学关系,还要明确各环节的教学重点。

所谓课堂教学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各部分进行的顺序与时间分配。它是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具体应用的基础。当前,要开展好以培养和训练学生技术思维能力为重要任务的劳动技术教育教学,很有必要对我们前一阶段“引、学 、做、评”课堂教学结构赋予的新的内容,更好地发挥劳动技术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

一、“引”,创设技术问题情景,促使学生形成用技术来解决问题的需要,激发他们的技术动机。

人类社会的发展,劳动起着决定作用。而人的劳动都是和技术思维分不开的,而且都以自身的需要为首要条件 。教师应该充分备课,抓住解决问题的技术要点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形成技术需要,激发其内在的技术动机,引来学生展开技术思维活动的智慧源泉。

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形成技术思维的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进行:一是教师针对日常生活中劳动的不足创设情景,让学生产生用技术来解决问题的需要。例如,教师向学生播放一段录像:一只没有横楞小板凳让一位学生几坐就垮了。学生观察后自然就会引发如何将钉好腿儿的小板凳更加牢固的技术思维活动,产生用技术来解决问题的需要;二是可以直接让学生去体验作品中的问题,协助他们做朦胧状态下的技术分析,引发他们的技术思维活动。比如,为了让学生用塑料绳和几枚铁环儿结合成一只结实的毽子,教师课前可以准备出符合标准和不符合标准的数只毽子,让有经验的学生先踢一踢,发现其中的不同问题,相互交流、启发,使每个学生产生技术思维的需要,共同将要解决的问题摆在面前。这样一旦学生有了解决问题的需要,就容易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欲望,其思维活动就会活跃起来,对学生技术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也就开始了。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