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学历史就知道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为了探究取得胜利的诀窍,也曾拜读过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自是对其中的主要人物赞叹不已,也格外佩服作者的聪明才智。

从教以来,也教学过《赤壁之战》这一课,每次教学,都让我对这次战役有更深入的理解。

《赤壁之战》这篇课文是一则历史故事,是根据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五十回的有关情节改写的。它记叙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采用诈降和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的故事。它告诉人们知己知彼,看准敌人的弱点,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克敌制胜。同时,本文又是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认识人物特点。此外,《赤壁之战》一文虽叙事较长,但内容丰富,条理清楚,道理深刻。事情的前因后果,一目了然。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语言训练和接受思想教育的好教材。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是这样做的。

在第一课时教学中主要采用“开放式、主体式”教学法,让学生熟悉课文,了解内容,提出问题,争论问题,而教师通过问题,适时点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教学指导思想。

1、课的开始,以一道普通的判断题打开本节课的话茬。以少胜多,点出了这场战争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这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产生的一个新动向。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是一部排得非常精彩的剧目。借用此剧的主题曲,一方面让学生领略三国时期刀光剑影,群雄纷争的壮阔场面。另一方面,引出本文的重点——争论谁是英雄。(在此要说明一下:英雄是一个范围很广的定义。)是周瑜,是黄盖,是曹操。并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结合课文的分析,就事论事。从本文内容所反映出的,称的上英雄的应当是周瑜、黄盖。

3、对于一篇较长的课文来说,如果没有一条主线,任由学生讨论,所形成的结果往往是散沙一盘,没有主次。因此,切中要害,适时提问就成为其中的关键之处。围绕着已展开的争论英雄,提出的两个问题。

(1)、周瑜说的计策——用火攻,你认为好不好?

(2)、黄盖假投降,曹操为什么不怀疑?

让学生积极的从课文中寻找答案,从而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4、正确的朗读指导,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赤壁之站的关键之处,在于黄盖的两大计谋:一是火攻,二是诈降。特别是这封诈降信,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因此:周瑜自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应当是带着藐视的、贬低的语气读。这样才能使曹操深信黄盖的投降是真的。)

5、重视课外知识的延伸。论英雄成为本课的**。我在备课时,曾经翻阅了大量的书籍,发现有些古诗可以在我们课堂上得以运用。这也是比较新鲜的教学设计。如:三国时期乱纷纷,曹操率军欲灭吴。黄盖献计用火攻,以少胜多定大局。

6、重视对学生的激励,引导。赠送苏东坡的作品,激励学生更认真的学习课文,认真读书。这也是一个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课堂上,学生学得积极投入,思维活跃,表现出一种自主参与学习的良好状态。尤其是当学生在自读自悟时,学生真正在读书,从他们所作的批注中,可以看出他们在思考,有收获。小组合作学习时,同学们能谈出自己的阅读见解,与大家交流讨论,学得比较实在、有效。在班级交流中,学生就三个问题畅谈自己的理解,在理性的分析、思考中获得思想的启迪,感受智慧的魅力,并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课上下来,我静下心来,重新审视我的课堂,进行归因。我觉得,课上,学生能深入读书、思考,有不少同学见解独特,发言中不乏亮点。但在及时捕捉住、即时灵活处理、利用这些“活”资源,进行重组,及时调整教学,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促进更有效的互动方面做得不够到位。如,学生有自己的见解,但在倾听别人发言,在别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把不同于他人的见解提出来这一点上做得不是很好,第一:如果我在发现学生发言时各谈各的想法,有的出现重复,我的回应、点拨能更到位,更具及时性、提升性,那课堂将更具创生性。第二,我在想,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想说,要说,尽管说的时候有些表达不是很流畅,但这也是学生本身一种内在发展过程,学生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得以提升自己的,我不忍心打断,这又与课堂教学的推进相矛盾了。第三,教学设计只是一个预案,我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重建。如当交流到“东南风与火攻的关系”时,学生一开始就有自己的思考,有话想说了,我却让他们“找出文中描写东南风的语句读一读,想想东南风与火攻的关系。”这就与学生的实际状态对不上号了。如果我当时就让学生先说说火攻与东南风的关系,再回到文中去读,学得会更好、更实在。

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语文教学要是不创新,不钻研,不吃透。那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只会是:一个一本正经的老师和正襟危坐的学生构成的死气沉沉的课堂;一个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和昏沉沉的听课的学生的尴尬;一个老师千奇百怪的提问和一群学生挖空心思的回答的可笑。

明白了这些,便也明白了语文教学的本源: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更好的学习。在教学完成之后,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学生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又带来什么。唯有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更加高效。

这篇课文,虽然没有按照我预设的教学程序进行,但是孩子们那流畅的语言,那严密的说理,对作品中人物特点地看法,叫人暗暗高兴。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上,只要我们重视诱导,学生便能时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我想,不止“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今后的教学中,我在努力提高自己善于捕捉信息的能力的同时,更要提升自己判断、重组的能力,在新的水平上更好地胜任教学过程的“重组者”、动态生成的“推进者”这一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