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特级教师贺诚校长说得非常有道理,现在我们有些老师备课,是名副其实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教案写得特别完整、周密,看起来似乎设计得非常精心,非常完美。但却往往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备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教学。我们老师所备的教案,更多的是考虑教师"如何教"的过程,而不是考虑学生"如何学"的过程与方法。这样教学的结果是一节课上完了,学生只掌握了一些表面的、肤浅的、甚至是学生自己亦能掌握的知识。试问这样的教学能有多大的效果呢?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何来?学生思维的启迪从何来?学生自己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从何来?课堂上,当学生提出老师未曾备到的而又是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或读课文时想到的感兴趣的问题时,我们有的老师往往避而不谈,而用"课文中没有讲到这个问题"一句话就抹杀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探索的热情。这就是备课"不备学生"的"症状",这也是不以"学生为本"的表现之一,同时是不顾学生个性的做法之一。笔者认为,我们在备课、上课及课后都必须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仅在课堂,还应该在课前课后即课外。

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语文的能力。能通过自学掌握生字词,能通过工具书弄懂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能根据"预习"提示基本读懂课文,能在课外阅读一些书籍 笔者现在所教的六年级学生,就大部分同学具有了这样的能力。因此,老师在教学每一篇课文前,都会布置学生读课文2-3遍,自学生字词,扫除难懂词语障碍,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找出自己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课堂上,老师组织检查、汇报交流,然后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与学的点拨。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他们回到文本中去寻求、探究问题的答案,培养阅读的能力;对学生未提到的而又应该让学生掌握的知识,老师可安排在学生自学后不再有问题的基础上由老师提出,引起学生注意、思考,待学生确实不能解答时,老师才适时地讲解。这样学生会恍然大悟,印象深刻,学到新的东西。学生在较深刻地感受了课文内容后,可安排大量的或全文或段落或句子的朗读训练,读出感受,同时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课后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这样的课堂,充满弹性,人文性,师生地位平等,学生会很愉悦地接受知识、接受老师。

当然,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后的延伸不能仅仅停留在背诵、摘抄积累课文优美句段那么低层的要求,而应该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去拓展延伸。学习了古诗,课外可要求学生按照学习古诗的"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的过程自己学会一首从没学过的古诗。学习了积累运用中的"AABB"式,"ABCC"式等词语,可要求学生课后自己收集类似的词语各十个以上。学习了对联及"趣联故事"后布置学生收集对联或"对联故事",积累、感受语文的趣味性。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后,要求学生摘抄并读读毛泽东的其他诗词,然后选择活动时间组织一次毛泽东诗词朗诵会。《向往奥运》这一课,是激发学生向往奥运,向往和平、友谊、进步,向往自己国家走向世界,走向美好明天的感情的好教材。在学生充分感悟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美的基础上,让学生收集有关奥运的趣闻和北京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资料,或自己写些关于奥运的小短文,办一期手抄报。可独立完成,亦可自找合作伙伴小组完成。再如,第十二册语文第三组的课文,四篇是我国古典名着中的精彩故事--《草船借箭》《将相和》《景阳冈》《猴王出世》。其中三篇分别选自我国着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将相和》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学生在阅读这些故事时,能从故事里具体的人和事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但仅仅局限于教材是不够的。因此,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小说中与课文相关的部分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比较深入,文化素养也能有所提高。如何引起学生对小说中相关内容的阅读兴趣呢?笔者在讲完《草船借箭》之后,给学生留下了几个悬念:"课文开头第一句话说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你知道周瑜怎样看到了诸葛亮的才干吗?课文中的鲁肃是东吴周瑜手下的大将,而不是蜀国诸葛亮的手下,鲁肃是忠厚老实、讲信用的人,鲁肃为什么不把诸葛亮借船之事告诉周瑜,而对周瑜"不忠"呢?周瑜与诸葛亮之间后来能合作愉快吗?"当笔者提出这些问题后,有个别阅读过《三国演义》故事的同学刷地举起手,跃跃欲试地想解答这些问题。但笔者当时没有让这些同学来说,而是表扬了他们有阅读课外书籍的好习惯,鼓励全班同学课余阅读这些相关的内容,过一段时间,在班上进行一次《三国演义》故事会。这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就在老师的引导下产生了。以上笔者所列举的这些课外延伸,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且是一种有方法,有目的的学习过程。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