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教”轻“学”

(l)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没汁,只考虑教材,很少注重幼儿的实际需要,过多地考虑如何教得顺利,很少考虑如何把学法交给幼儿

例如:给故事取名。不少教师只觉得完整讲述后应有这么一环,而对没计这一环的目的是什么?不做细的思考;现多种说法时,常见教师不是引导幼儿通过分析、比较、争论,从中学习思考问题的路径与取名的方法,而是简单地急于做裁判,最后将既定的答案抛出。

(2)满足于教案的顺利完成,对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缺乏应有的反应。

例如:小班散文“坐火车”教学。教师提问:“什么样的麦苗?”幼儿说不出来,教师连忙说:“绿油油的麦苗”。这种现象较为普遍,当幼儿说出的答案与既定的答案一致时,教师就会欣喜万分,极力表扬;当幼儿的回答超出教案设定的范围时,教师或不予理睬,一带而道,或拼命地往教案思路转”。常见教师忙于完成教案,对幼儿的回答不作深思、反应迟缓,导致错失良机与出现误导。

(3)教学过程的展开仍然是教师的高投入,高消耗,一言堂,最传授,轻激励、点拨引导,幼儿没有主动性、积极性,结果造成教学效益的低产出。

教学过程中,教师像说书人那样大讲特讲,仅满足T-单一方式、单一角度的正确,而不思变换,结果一个活动下来,只是讲过了,而幼儿存这一活动中究竟得到了什么?教师自己心里也是个未知数,并且一节课下来常常累得气喘吁吁。

2.重“变式”轻“落实”

(1)重形式花样,轻目的落实。不少教师重形式花样的翻新,远远超过重目标的落实。这在公开教学、活动评优中尤为突出有的教师甚至担忧形式不变,上不了领奖台,为求新颖、脱俗,一些‘与本课题不相关且无价值的游戏、绘画、音乐活动电被硬凑到添青教学活动部分教师根本不思-所选的内容是否适合仿编、适合思维的扩散。于是出现散文、诗歌活动离不开仿编,故事教学无疑思维也扩散的教改“新气象”。

(2)急于求成,前后不衔接。“仿编、表演必须有一定的基础作后盾,这一要求常被教师遗忘,常见的情况是,教师对原作的分析尚未透彻,幼儿也未能理解、熟悉。有的一个活动下来,幼儿对原作的完整-习只停留在跟念两遍,教师就急于让幼儿进行仿编、表演,前一环的活动同标尚未落实,就急于下一活动的展开。

例如,中班诗歌“春天的秘密”,幼儿刚欣赏了画面,听老师看图说了两遍诗歌,幼儿还没太理解内容,就开始学仿编诗歌。幼儿尚且不会“走”,教师急于让他们“跑”,结果自然是不尽如人意的.

3.重“表”轻“里”

(1)对教材的理解“偏离”,不少老怀只注意到教材表层所叙述的事件、描述的词句,即“是什么的知识”,却很少考虑教材自身字里行间所透出的较深层的内涵,即“为什么的知识”或是“怎么做的知识”及解决问题的决窍与技能.

由于对教材的钻研不透彻,把握不住揭示内容的主线,启发引导很难到位。例如:茶杯与桌子,经常生活在一起,而且没有利害冲突,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而有的教师只引导幼儿从经常在起的角度去理解、联想事物之间的关系,导致幼儿思维单一,不少幼儿答:碗和桌子、老虎和狮子、鸡和虫子、狗和骨头等都是一对好朋友。

又如:诗歌《家》,蓝色的天空是门云的家,绿绿的草地是小羊的家……于是仿编的时候肩发幼儿学说蓝天还是谁的家(星星、月儿、风筝),从而引导幼儿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去思考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