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诗歌类的文章,读来朗朗上口,意思也浅显易懂。因此我在教学时安排了两次不同要求的语言训练,在提供句式,读通第一、二小节的前提下,出示了第一次语言训练——

在学校里,他是个_________的孩子,因为 _________。

在家里,他是个_________的孩子,因为 _________。

第一个学生发言是:在学校里,他是个好孩子,因为他粉刷了涂脏的墙壁。

顺着第一个学生的回答,后几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在学校里,他是个地道的好学生,因为他把玻璃擦得亮堂堂。在学校里,他是个不怕脏的学生,因为他填平了这臭水沟。因为老师的鼓励,学生在原先同学回答的基础上,不断根据文章内容,变换着形容词。这样的语言训练难度不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因此我顺势要求学生,能不能把三个同学的回答合成一个内容,完整地来回答这道填空题。大概是由于先前的铺垫,学生的发言很踊跃。

之后,我便利用这两句句式,让学生自学课文,在反馈时,口语表达一般的学生会使用文中的语言进行回答,较好的同学以文章中的语言为蓝本,表达出来的是重新组织过的语言。

这节课,我使用语言训练为上课的主线,在阅读中积累、运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