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

新的课堂教学改革正逐步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生活。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时,体现了“四有”的教学方法。

一、有自由表达的空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新的课改形式下,我每天要求学生坚持20分钟的晨读和课外阅读,重在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本课开始,我仍按以前的要求,每天由小组同学推荐一名学生上台2分钟的演讲,内容、体裁不限,最后范晶晶同学结合本课内容为大家演讲了《路标》,把大家提前带到朝鲜战场,去感受小朋友们不惜一切为志愿军战士服务的情景。演讲完毕后,同学们利用了大约3分钟的时间对她的演讲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可行的意见。

二、有统领全文的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前让学生根据教师的预习提示自主学习并提出自己学习中的问题作上记号,再在小组内交流筛选出具有统领价值的探究性问题,以问题导学。如本课开始,学生抓住“亲人”一词质疑: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他们是“亲人”,从而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大嫂、小金花、大娘为志愿军战士所做的事深层次地体会“亲人”。

三、有拾级而上的体验过程

教学如登山,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是丰富的过程体验。本节课小组内根据所提的问题采用了:一找,找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二读,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如,大娘丢下自己的小孙孙,却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为此她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学生强调读“唯一”,从而体会大娘当时痛苦的心情;三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如“雪中送炭”说明大娘冒死送打糕的原因;“同归于尽”体现了小金花的妈妈痛恨敌人、热爱志愿军的感情;“噩耗”反衬小金花的刚强,由大娘为志愿军战士洗补衣服想到了《游子吟》一诗,感受到大娘对志愿军的爱犹如母亲般的温暖; 四交流,经小组讨论,形成比较完整、系统地意见,在全班交流,适时引导、补充;五读,采用个人读、齐读等方式,入情入境地读出自己的感受。

四、有巧妙适当的反馈手段

课文结束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仿照课文,写一段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所做的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赏评。有的同学融入了课文,描述了志愿军战士临走前,忍受着饥锇还要为失去双腿的大嫂挑满水的情景……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再次提升,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重庆巫山庙宇小学 一年级 王泽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