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

小朋友们都特别爱听故事,尤其是关于动物的故事,但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是怎么回事呢?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我选择了这节课,《纲要》中提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遇事多动脑筋,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2、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正确把握故事中不同的性格特点,记住大体故事的情节。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训练幼儿遇事多动脑筋。

物质准备:

1、相关角色头饰,老虎、狐狸、小猴等。

2、桌面沙盘一个,老虎、狐狸、小猴等动物卡片,故事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1、幼儿凭借生活经验,用语言描述大老虎的形象、特征,由此导入课题-----《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评:先让孩子说自己见过的老虎的样子,有尖尖的牙齿多威武啊,引出课题,让幼儿想像,给孩子创造一个想说、敢说、愿意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2、 放录音欣赏故事。

提问:(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故事里都有谁?

(3)故事里发生里什么事?

(评:此环节将谜底告诉了孩子,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3、利用桌面沙盘师生共同讲述故事,边讲故事边引导幼儿学说角色对话,帮助幼儿理解每一种角色对话和他们的心理活动。

(评:本环节改变了以往的模式,用沙盘既增添孩子的兴趣,又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4、老师和幼儿边回忆故事内容边讨论:

(1)长着尖牙的大老虎为什么会变成一只没有牙齿的大老虎的?

(2)小狐狸为什么能虎口拔牙?

(评:这样安排讨论主要是“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老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5、幼儿复述故事,重点复述角色的对话,要求幼儿利用表情和不同语气来表现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动。

(评:这里主要是让孩子用不同的声音对话,更能突出语言的艺术性。)

6、指导幼儿利用头饰分组分区表演,幼儿可自由结合自由分配角色,教师指导或参与游戏角色,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每一种角色的对话、动作和表情等。

(评:在这里给孩子创造自主性的学习空间,因为自主性是幼儿艺术创新之魂,让孩子既满足了创造欲望又学到了心理满足。)

7、请一组表演好的幼儿戴头饰到小舞台表演,提醒幼儿认真观看,注意看他们的对话、语气、动作、表情等,教师作出评价。

8、师幼小结:大老虎表面威武凶猛,实际上又蠢又笨,缺少智慧。小狐狸力量弱小,但聪明又勇敢,结果小狐狸战胜了大老虎。

活动延伸:

回家后,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和爸爸妈妈讨论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在以后的生活里会发生什么事?

活动评析:

从这一活动的开始部分,让幼儿自己讲述老虎的形象,既能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记忆力,又能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活动中,教师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讲述故事,用不同表情不同语气来表现角色的形象及心理特征,为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及表演,做好了铺垫,同时采用了桌面沙盘、头饰进行直观教学,使幼儿直观形象地理解故事内容。幼儿在故事表演过程中,教师担任角色为表演增加了积极性,使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