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人格可以定义为引导一个人作出善行的内在品质。由于人格是通过行为来表现的,因此一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的习惯就表现出其人格水平,因此人格教育必然包含规范教育。由于人格是一种内在品质,而内心深处的要素是心情,因此可以说,心情的成熟程度决定着人格品性的高低。观察一个人的动机层次可以看出他的人格水平,因此人格教育中首先要强调心情训练。一个人之所以要发展出善良的人格,其目的正是为了爱和被爱。爱的能力是衡量人格的标准之一,因为爱是人格的目的。

规范教育可分为道德教育和伦理教育两个方面。

道德教育的基点是树立个人行为准则,例如诚实、可信、勤奋、友善等等,还包括道德良知的培养和训练。道德是心体合一的结果,因此道德习惯的培养极其重要。特别要训练自我意志的主管能力。道德的定义又是什幺呢? 由于人有心灵和躯体两个层面,人的欲望也就有灵与肉的两方面。当心灵能够处于主体的位置上,躯体则处于对象的位置上,彼此以心情为核心而授受合一时,人的良知就能主宰躯体的本能欲望。当一个人经常能够以心情为核心而达到心体合一的平衡状态时,他就是一个具有良好人格的个人,也就是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

伦理教育的基点是教导人际关系的准则。这是以家庭中的人伦关系为参照,在人与人之间首先建立一定的秩序关系,然后按照每个人的位置及家庭秩序来决定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即按照一定的态度、礼貌和规矩进行交往,目的是在于创造和谐,使爱的感情能够在家人之间顺畅地传递、表达和交流。一个人在家庭中获得的这类能力和经验可以扩大运用到社会,从而建立充满和谐和友爱的社会,就象一个大家庭那样使人感到幸福、愉快、轻松。

才能教育是教育的另一个方面,它包含智育、技能传授和体育。才能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个体的潜能和智慧,使每个人特有的才能和创造性能够得到发展,从而能在某一事业或职业领域中以主人翁的立场对自然万物主管自如,达到成功人生的第三个目标,即为建设繁荣的物质世界作出贡献。当一个人努力去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时,若是以爱的心情为出发点,就不会为了满足眼前的欲望而损人利己、破坏自然环境或以其他有害的方式使用所学得的知识和技术。这样,人类就可以借助成熟的爱心和科技的成就而成为社会、世界和大自然的真正主人,就会善待世间的万人、万事、万物,就会爱护环境,从而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千秋万代繁荣昌盛的世界。

一个人无论是从事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无论是做事还是与人相处,无论是从事发明创造还是进行交易买卖,只要能够发展出爱的能力和健全的良知,就能给人类社会作出有益的贡献。因此,才能教育必须以人格教育为基础。如今,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艺术和文化的表现新颖多姿,使教育更有机会、更有条件开发人的巨大潜能。然而这种潜能被开发出来后,既有可能用于造福社会的善举,也可能用于祸害社会的恶行,这就要取决于人格了。因此可以说,人格教育的确是比才能教育更具有优先性和根本性的教育。要保证世界的繁荣昌盛和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首先为这种发展造就出具有健全人格和良知的人。具体地说,才能的使用方向受个人道德价值观的支配。具有良好道德品性和正确价值观的人,其才能的发挥才会对世界、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益处。同样的道理,科技开发的方向受人类爱心的支配。只有以爱的良知发展科学技术、使用自然资源,才会真正注重保持生态平衡,真正造福子孙后代。反之,则会因对技术的滥用和对环境的浩劫而给人类带来灾难。这类事实在20世纪的人类历史上屡见不鲜,目前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如果明白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开发人的良知和才能,使身心得到全面成长和成熟,从而实现成功人生的理想,那幺我们就很容易认识到当前教育的根本问题出在哪里。重智轻德,把智力教育、技能教育和体育放在了不适当的优先位置上而把人格教育放在十分次要甚至无足轻重的地位的教育,实在可称为“本末倒置”的不平衡教育。这种教育的结果必然是人格素质的降低,进而危及个人、家庭和社会。

人格教育是一种带有普及性、普遍性的教育,即所有人都应当接受同样内容的教育。相比较而言,才能教育则具有个别性和差异性: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天资和取向而作出不同的选择,学校和教师、家长也可“因材施教”。

全面发展的教育体制应当是把人格教育放在优先地位或基础地位的教育。应当比才能教育更为重视培育心情和教导规范,这样才能使学生理智地使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造福社会、家庭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