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海边玩耍的乐趣。

2、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语卡片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大海吗?海边好玩吗?你能把海边不远千里高兴的事讲给大家听一听吗?

2、学生讲故事

二、朗读感悟。

1、指名读课文,读后给予肯定,并简要评价。

2、自读课文标了自然段的序号。

3、学习第一自然段。

(1)老师读第一自然段,你们听听哪儿读得好,通过老师的读你体会到了什么?(步子很轻)

(2)浪花怎么轻轻地走来?请同学表演。

(3)浪花迈着轻轻的步子指的是什么?(浪花涌上沙滩的响声很小),读的时候声音轻一些,自己试着读一读。

(4)指名读。

(5)还有哪儿读得好?(悄悄挠着我的小脚丫。)

(6)真的有人弄痒了它的脚丫吗?那指的是什么?小女孩的表情怎么样?

(7)这句话应该怎么读呀?

(8)学生练习读。

4、学习第2自然段

(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一读。

(2)同桌同学互读互评。

(3)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浪花是什么样?

(4)学生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5)你们还想让大海给你们带来些什么?

(6)指导读:“我的小篮子都装不下啦。!”如果你的小篮子都装不下啦,这时你是什么心情?你能带着这种心情读读吗?自己练读、同桌读、指名读。

5、学习第3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2)练习用“像”说话。

6、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配乐朗诵。

三、实践活动。

1、你最喜欢课文里哪些句子?找出来给小伙伴听。

2、你喜欢哪些词语?采摘在“词语花蓝里”,读一读,写一写。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有三个自然段,通过“我”感到的、看到的,把浪花当作人,讲浪花涌来退去的样子、声音和它给“我”带来的欢乐。课文插图,以夸张的手法,画出了“我”坐在沙滩上,脚丫伸进海水里,与浪花的欢快神态。

课文以儿童的口吻,描述海边的景物,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本文语言优美,音韵和谐,因此教学本课要注意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教学时让学生在读、悟的过程中,找出自己感触喜欢的句子多读几次,这样凭借教材中的教育契机,好好地发掘、利用,不但体现学生突破难点的过程,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在有一个学生说到最喜欢的句子是“浪花看见了,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悄悄地搔痒了我的小脚丫。”时,我问她为什么这样读,她说,“轻轻的” 是声音很小,所以要读轻一点。我又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把“悄悄地”换掉,一个学生换成了“偷偷地”。激活学生思维,训练了学生语言概括的能力,对事物的不同感受能力及情感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