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剂可助一臂之力

合理使用免疫调节剂,是保护孩子免受传染病偷袭的可靠方法之一。免疫调节剂分为特异性与非特异性两类。就前者而言,针对性极强,可以增强对某一种特定的传染病的抵抗力,具体措施就是接种疫苗,俗称打预防针。例如注射肺炎疫苗,可使孩子体内产生针对肺炎球菌的特异性抗体,从而防范肺炎发生。再如,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机体可产生一种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抗体,能明显降低乙型肝炎的感染机会。其他如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白质炎等春季高发的传染病,都可以用相关的疫苗来防范于未然。以麻疹、腮腺炎、风疹三种疾病为例,只需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即可收到一石三鸟之效。

比较起来,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就要稍逊一筹,但也不失为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由于这类调节剂并非针对某一种微生物,而是泛泛所指,故可增强一部分免疫功能。目前应用较多的有:丙种球蛋白针,可以增强抗体的功能;转移因子与胸腺肽,可以增强T淋巴细胞与NK细胞(又称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牛膝多糖等多糖类,可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另外一些则属于多功能免疫调节剂,如卡介苗、多糖核酸等。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借助于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呢?一般地说,具有正常免疫功能的儿童是不需要的。若出现了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可以酌情选用,如6个月以上的婴儿,一般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较低下,因为出生后6个月时,从母体获得的抗体已经耗用殆尽,而自身制造这种抗体的能力一时又跟不上,此时补充转移因子或胸腺肽,可谓“及时雨”。再有就是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表明免疫功能低下,也可选用。若反复发生革蓝氏阳性球菌(如肺炎球菌)感染,提示抗体功能低下,丙种球蛋白针较为适宜;若反复发生革蓝氏阴性球菌感染和葡萄球菌感染,则提示吞噬细胞功能低下,多糖类可助一臂之力;发生的若是真菌或病毒感染,常见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多糖核酸等有一定的功效。

因此,在为孩子选择非特异性免疫制剂之前,最好到医院进行免疫功能测试,如查一下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NK细胞、吞噬细胞功能等,再具体选用合适的制剂,切忌盲目使用。否则,不仅无助于增强孩子的抗病力,反可能招灾惹祸。比如滥用胸腺素,可能招致孩子的胸腺发育停滞,甚至萎缩,反而损害体内正常的免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