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二册第68页“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二、探求新知

三、巩固练习

课堂实录:

一、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前天是什么节日啊?

生:六一儿童节

师:你们玩的开心吗?(学生自由回答)沈老师想啊,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一定给你们买了很多礼物吧,我这里呢也有一些东西(课件展示)

你最想买其中哪一样呢?

学生举手说自己想买的东西。

(简析:从学生买东西入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为接下来的解决问题创设了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

二、探求新知

1、解决问题

师:如果你只有8元钱,你最想买的东西钱够的小朋友举手。(学生举手)

师:钱不够的呢?(学生举手)

师:也有很多小朋友的钱是不够的,那么请钱不够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想买什么?”

生:我想买手枪

师:这位小朋友他最想买36元的手枪,可是他只有8元钱,还需要多少钱?

让学生说:

生1:28元

生2:18元

生:……

(简析: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那么把生活搬入课堂,让孩子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气息,感受数学的无处不在,产生学习和探求数学的动机。采用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主要是看学生能否从现实背景中“看到”数学,能否主动地应用数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减法算式。

师:你能用算式把它表示出来吗?

生:36-8

教师课件展示:36-8=

3、探索计算方法:

师:到底36-8等于多少呢?现在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草稿本,你自己算一算,会算的小朋友你可以直接算,不会算的,你可以借助桌上的小棒。

学生独立计算

(简析:呈现一个问题情境后,老师就请学生起来作答,这几个学生把问题解决了,似乎就是全班学生都会了。这就是所谓集体作业的教学方式,可能它既能活跃课堂又便于控制教学节奏和进程,所以效果好象还好。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学习方式不是很彻底,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这种方式容易造成“表面的积极性”和“一切顺利”的假象。在这样的方式下,那些中等学生和思维迟钝的学生是否也有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体验?所以,我尝试让学生独立计算,获得独立思考的时间和体验。)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