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绝不是买得多、买得贵就是好的,它和绘本不一样,可以反复阅读、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效果,玩具对宝宝年龄匹配度的要求更高一些。如果买得不合适,白费钱还会糟蹋宝宝智商!

1. 功能复杂的玩具未必好

玩具的功能不亦过于复杂,越是简单的玩具想象的空间就越丰富,越能够让孩子充分地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更具有创造性。例如传统的积木、以及当下流行的构建玩具,玩具本身都很简单,但这类玩具可以极大的开发宝宝的创造力。功能简单的玩具往往可以玩很久,例如积木,可以从5个月玩到5岁+,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玩法,如5个月前摸摸感受质感,6-11个月啃咬、敲击、丢出去,1岁左右大人堆孩子破坏,再大一些玩堆砌或者排列,2岁以上教宝宝做颜色及形状区别;3岁以上可以让宝宝自己发挥想像力搭建了。

2. 不要一次买太多、也不要选超月龄玩具

买玩具最疯狂的阶段通常在宝宝6-12个月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宝宝还不会走动,待在家里时间多也最是黏人,“多些玩具至少能让陪宝宝的时间不那么无聊”是这个阶段买玩具的普遍想法。但我的经验是不能一次买太多玩具,1岁以下每3个月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2-3件差不多了。虽然当娃一次性接受到三件玩具会比一件玩具更兴奋,但也很快会失去兴趣。

另外,不要购买超月龄的玩具,超月龄的玩具会让宝宝受到挫败感,而没有可能达到提前开发的效果。例如给一岁半的宝宝买遥控小汽车,他的手眼协调力根本达不到操控能力,最后变成大人玩、他在一边看着汽车窜来窜去不明原因。不如给他买回力小汽车,他可以蹲在地上不断练习把小车往后拉或者多次摩擦的动作,自己感受到能够让小汽车跑得越来越远。

3. 控制电玩类玩具的数量

关于玩具,有句话叫“The more active the toy, the more passive the child.”意思是玩具越活跃,孩子反而越被动。孩子习惯了被娱乐,积极性、创新性等等都会越来越少。而市面上最受喜欢的电玩类玩具就属于这类玩具。电玩类玩具相对而言较封闭,创新性不强,虽说一开始的吸引力可能大,但宝宝专注的时间不会太长。所以要控制这里玩具饿得数量。

4. 尊重每件玩具的价值

选择了好玩具并不代表一劳永逸。玩具入手了,你的任务才刚开始,你得陪着孩子把玩具玩好啊。3岁前的益智类玩具基本都是需要大人陪着孩子一起玩的。当我们向宝宝引入一件新玩具时,隆重地向他介绍这件玩具会让他更加重视,并且给玩具找一个固定的安放位置。如果玩具不加收纳地被凌乱地堆放在各种地方,这种“垃圾”的即视感也会让孩子完全忽视这些玩具的价值。

5. 以孩子的需要为出发不需要追热门

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花大几百买的明星单品压根不遭宝宝待见,反而几个烂便宜的矿泉水瓶他能起劲地玩好几个月?这是因为孩子玩玩具时需要创新。矿泉水瓶可以捏出各种形状,并且发出声音,可以满足孩子的需要。而那些高大上的玩具却不一定有这样的特征。所以选玩具要以满足孩子的需要来选择,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带着孩子去挑玩具,孩子看一眼就能选到自己喜欢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