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对话“三性”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之间的文本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课堂不应该是一人独白,应该是双主体的交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尝试与学生进行对话活动,但往往是“话”不起来,或是“对”的简单,如何使对话生动起来,不流于形式呢?我觉得语文教师应把握好对话的性质。

一、对话的平等性。

真正意义上的对话首先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这里的平等我觉得包含这么两个意思。首先解读文本上的平等。我们应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保护学生提问、发表见解的权利和独特体验。过去我们迷信教参的解读,学生迷信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今天我们倡导让学生用自己的体验去解读文本,这体现了一种平等,可能学生有时说不到位,甚至于有荒谬,但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其中的合理成分,看到学生敢于发言的优点,指导中不忘将微笑、肯定的话语传递给学生,我们的对话一定会越来越精彩。其次,是人格意义上的平等。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张庆先生说:“语文课的对话,不是一般语言学上的对话,而是一种教学对话。他意味着对话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与过去的谈话截然不同。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对话中只有体现民主的理念,学生在课堂上才会跃跃欲试,因为只有在学生感到安全的环境中,每个学生才会有强烈的对话欲望,引导学生在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中去学习、去享受,这应是阅读对话追求的最高境界。

实现这种对话的平等性,教师需要的是尊重、倾听、理解、引导。

二、对话的预设性。

阅读教学的对话虽然我们无法预料到一切,但总可以尽可能多地去考虑一切。这种预设性包含三个意思:1、对话话题的预设。2、对话结论的预设。3、对话方案的预设。我们的对话总是尽可能地在围绕文本的内容产生,虽然文本与生活是相联系的,但课堂的时间与空间又都有限的,我们应考虑到借助文本提供的语言材料为对话的主要话题,适当考虑到学生对生活的回忆、联想,使对话内容又不至于局限于文本,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去拓展、去创造。对文本的解读教师要预设结果,但不应是有意识地导向一个结果,应预设到几种可能的答案。对于对话过程的引导,教师虽无法预设其进程,但总可能考虑到几种不同的方案,这样的预设才可能导引出精彩的对话来。而要实现这种“对话的预设性”需要教师静下心来去阅读文本,去研究学生,去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去设计教学方案。

下一页
阅读全文